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之学校体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体育的行政管理法

【答案】学校体育的行政管理法是指学校体育管理者依据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权威,运用有关部门的命令、指示、规定、条例及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

2. 身体姿势

【答案】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练习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即空间位置。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括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部分。

二、简答题

3. 简述分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答案】分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形式。随机分组是指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标志,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随机分组的特点是:

①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既简单,又迅速。

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

(2)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同质分组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同质分组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

(3)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异质分组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

(4)合作型分组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其他课程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体育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进行练习,其意义远远超出活动本身。

(5)帮教型分组

帮教型分组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采用帮教型分组的形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好得多,同时帮教式分组的形式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6)友伴型分组

友伴型分组是指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活动,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友伴型分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4. 什么是体育技术?如何进行体育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

【答案】体育运动技术简称为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可以从技术结构和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定或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性评定。

(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从技术上看运动技术动作是否符合技术的规格要求。

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效果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从形式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即看其是否准确地完成了规定动作的要求。

(2)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协调性的标志是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协调配合。

(3)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是完成运动动作的动力,是运动技术动作的一个主要质量标志,这是由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目标所决定的。

(4)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

所谓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就是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动作的经济性是技术动作准确性、协调性的综合表现。

(5)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弹性

技术动作的弹性能够减缓来自对手或器材(如传的球)的击打力量,保证技术动作的完成、增加动作的美感。

缓冲和弹力也是连续完成下一个动作的前提。

能减小人体落地时的撞击力、防止身体受伤和减小人体的运动惯性防止犯规等。

5. 如何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答案】(1)全面贯彻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全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时,应注意各类教材和考核项目的合理搭配,保证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从课的准备开始,就应该考虑采用的练习内容应以全面锻炼身体的各部位,器官、系统。 (3)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

不能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练什么。这种迁就学生兴趣的作法,会给学生的身体带

来片面的发展。

6.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案】(1)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体育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领导机构及实施机构,制定开展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制度、计划和有关措施。

(3)督促检查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7. 何谓课余体育锻炼?如何认识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答案】(1)概念

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的“课余”属性,决定了它具有如下特点:

(2)特点

灵活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实效性。

开放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锻炼内容和形式更接近生活,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吸引力。

综合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是以活动和需要为中心进行的,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挑战性。

兴趣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对学生富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自主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更有助于体现青少年儿童的主体性。

8. 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有哪些种类?试制定一份全校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

【答案】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全校计划、班级计划和个人计划。

(1)全校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

概念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全校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一般由学校体育教研部(室、组)

实际条件,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经过学校主管领导研究批准后执行。

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和目标,早操、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措施,班级体育锻炼的安排,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其他相关体育锻炼制度的实施与要求,体育干部的培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