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小麟的音乐创作。
【答案】他的创作主要是室内乐的声乐及重奏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除民乐合奏《湖上春光》外,大多是声乐作品,如《春雨春风》、《金陵城》等。后期主要有艺术歌曲《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室内乐《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二重奏》、《木管二重奏》等,合唱、轮唱曲《挂挂红灯哦》,无伴奏合唱《正气歌》等。他的作品贯穿着欣德米特20世纪现代作曲理论体系新技术的影响,他想通过这些新技术运用写出既有中国民族气韵,又有他个人独特的室内乐作品。他的室内乐创作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
2. 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案】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3. 简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答案】(1)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大多采用民歌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他的小提琴音乐充满中国民间风味风味的旋律,富有歌唱性。音乐发展手法和多声技法上,也常结合民间音乐的手法。
(2)从小提琴的艺术规律出发进行创作,并注重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3)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与钢琴伴奏一起构思、创作。
二、论述题
4. 简述边区和解放区音乐生活的主要特点。
【答案】(1)大批音乐工作者走上抗日斗争的最前线,群众自发的文艺活动在“边区”和“解放区”也十分活跃。
(2)随着斗争形势的迅速发展,文艺音乐创作的内容相应改变了,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文艺音乐工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3)各根据地相继建立了艺术教育机构。将教学与群众革命斗争的密切联系、教学与群众音乐运动相结合,对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学习研究。
(4)根据地人民以自己的深刻感受,创作了无数歌颂党、歌颂领袖、歌唱新社会和新生活,以及歌唱革命斗争的新民歌。
5. 比较聂耳的音乐创作与黄自的音乐创作的特色、成就和影响。
【答案】(1)聂耳与黄自音乐创作的特色、成就和影响的共同点:
①他们同处在中国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的本世纪30年代,都以声乐创作作为自己一生音乐创作的主要方面;
②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都以面向现实生活为主,而且都比较关注结合“九一八事变”后全民自发掀起的救亡抗日爱国运动;
③都比较重视旋律在整个音乐形象塑造中的突出地位,都比较注重曲调的优美动听和音乐语言的通俗易解;
④都比较重视对音乐民族风格的追求及对音乐时代精神的反映,因而都拥有各自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且他们的创作后来都被各自所属的艺术圈子中看作是我国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旗帜。
(2)聂耳与黄自的音乐创作特色、成就和影响的不同点:
①聂耳音乐创作的题材内容突出地倾向于反映中国各被压迫阶层的现实生活和表达他们力求摆脱剥削阶级压迫、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向往自由平等美好生活的愿望; 黄自音乐创作的题材内容上比较明显地反映当时我国知识阶层的爱国主义感情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生活理想;
②聂耳的创作有意识配合当时“左翼”电影、戏剧演出的需要,写了许多密切结合剧情发展的抒情性独唱曲、或战斗性齐唱曲; 而黄自的创作更多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需要,写了许多艺术性较强的、以音乐会演出和音乐课教学的独唱曲和各种类型的、相当富于合唱效果的合唱曲;
③聂耳以创作工人题材的歌曲为中国近代音乐历史开创了最先的、也是最成功的先例; 黄自以创作古诗词的艺术歌曲和以古代历史传说为题材的大型清唱剧,为中国近代音乐历史开创了最突出、最成功的先例;
④由于他们各自艺术经历的不同和创作环境、演唱环境的不同,聂耳歌曲的流传几乎都以单旋律记谱和演唱的形式; 黄自歌曲的流传都是以多声、带钢琴伴奏的方式进行记谱和演唱的;
⑤聂耳除了创作各种类型的声乐创作外,曾经对民乐合奏曲创作表示出自己的兴趣、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黄自除了创作各种类型的声乐创作外,曾经对西洋器乐合奏表现出兴趣和一定的成就。
⑥聂耳的音乐风格以富于战斗的激情、鲜明的时代性、语言的通俗易解和富于鲜明的群众性为其主要特征; 黄自的音乐风格以富于内在的抒情、鲜明的艺术感染力、音乐语言的优雅动听和富于艺术的精致简炼为其特征。
一、简答题
1. 江浙山歌基本的结构形态有什么共同特性?
【答案】江浙山歌的基本形态多为四句体,旋法以级进为主,音域比北方山歌窄些,音乐委婉秀丽。
2. 民族乐器常分为几类? 它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答案】常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它是按演奏方法分类的。
3. 简述聂耳歌曲创作的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答案】聂耳的群众歌曲音乐性格沉着有力、坚毅乐观,准确深刻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形象。抒情歌曲对被压迫人民内心的洞察和体验准确而深刻。歌曲反应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紧扣社会现实,反映抗日救亡、民众生活,体现了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
(1)主要特征
①艺术形式上,重视音乐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形式的创造和发展。他以深刻反映现实和密切与群众相结合为出发点,如吸取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的音调加以发展; 刻画斗争中的知识青年和革命群众,则大胆地吸取外国革命音乐因素; 工人形象的歌曲音调,是从他自己直接的生活体验中概括、提炼和创造出来的。
②创作手法上,根据歌曲的需要突破了传统的方整性的歌曲结构原则,创造性地探索了新的歌曲结构原则。歌曲形式简练精当,富于动力和节奏感以及内在的紧张性和统一性。句式丰富多变,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 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短促有力,富于战斗精神; 巧妙地运用休止,加强音乐的紧迫感。
(2)历史意义聂耳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了我国革命音乐的正确方向,初步解决了音乐为无产阶级服务、与群众结合、创造被压迫阶级的典型形象、创造性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发展中国新的民族音乐等问题。聂耳为我国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和为我国人民大众的革命音乐成长,树立了光辉的旗帜。
二、论述题
4. 综述曾志态的音乐活动。
【答案】(1)音乐活动
①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其中东京中国留学生的“亚雅音乐会”及“上海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