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的创建。

【答案】(1)创建过程

1927年,北洋政府一厂令停办北京各高等学校所设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及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均先后宣告解散。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先生并未因此动摇其为中国教育家业创建的信心,他南下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29年七月。国立音乐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历史意义

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既吸收了欧美音乐学院的优长,又结合中国实际,设有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专业,是后来者继承、创新的基础。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家队伍,他们所从事的音乐创作和校内外演出活动,不仅显示出学校教学的巨大成果,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他们陆续毕业走向社会后,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梁柱。

2. 简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答案】(1)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大多采用民歌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他的小提琴音乐充满中国民间风味风味的旋律,富有歌唱性。音乐发展手法和多声技法上,也常结合民间音乐的手法。

(2)从小提琴的艺术规律出发进行创作,并注重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3)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与钢琴伴奏一起构思、创作。

3.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 各举一例。

【答案】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

二、论述题

4. 简述国统区音乐生活的主要特点。

【答案】(1)“孤岛”时期上海只有少数音乐家坚持进行“孤岛”音乐活动,少数音乐家在“租界”内坚持办学,少数音乐队坚持演出活动,娱乐场所比较繁荣。

(2)“大后方”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阻碍,但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支

持下公开出版了音乐刊物,建立了音乐团队,并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和演出。

(3)在大、中城市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饥饿、反内战”的进步音乐活动,在蓬勃高涨的各地学生运动中,进步歌咏活动团结当地的进步群众起了不小的宣传鼓动作用。演唱民歌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4)全国各地的许多音乐工作者随着政府机关、学校团体撤退到西南“大后方”,这些地区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5. 综述曾志态的音乐活动。

【答案】(1)音乐活动

①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其中东京中国留学生的“亚雅音乐会”及“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在当时属于首创的性质。

②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1903年编写的《练兵》《游春》《扬子江》等发表于《江苏》杂志上,同年4月编印出版《教育唱歌集》。

③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这是他对中国新音乐事业建设贡献最突出的一个方面。

a.1903年,在《江苏》杂志上连续发表《乐理大意》和《唱歌及教授法》。

b.1904年编印出版了他所编译的《乐典教科书》,这是当时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

c.1905年,编印出版了包括乐理、唱歌教授法及风琴练习法融于一体的《音乐全书》; 同年在《醒狮》杂志上发表了他所编写的《和声略意》。

d.1905年,于《新民从报》上发表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 ④较早地对编写学堂乐歌提出了非常精辟的批评,主张作歌要“质直如话而神味隽永”。

(2)主要贡献

曾志态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乐歌编创、理论研究、创立音乐社团、组织管弦乐队和提倡京剧改革等方面。

①编创乐歌。1903年,曾志态在中国留学生“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印的《江苏》杂志上,发表了《练兵》《游春》等6首乐歌,乐谱采用五线谱和简谱对照的形式。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公开发表的一批学堂乐歌。

②理论研究。1904年,曾志态从日文转译了英国人编著的《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备的乐理教科书。他在《醒狮》杂志上发表的《和声略意》,成为中国人写作的讲述西洋和声学知识的第一篇文章。1904年曾志态在《新民丛报》上刊载的《音乐教育论》是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③创立音乐社团。曾志态在日本和上海时期均组织过音乐社团,对介绍与推广西方音乐的知识、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1904年发起组织“亚雅音乐会”,其宗旨是“发达学校社会音乐,鼓舞国民精神”。1907年夏与高砚耘、冯亚雄等人在上海举办“夏季音乐讲习会”,传授西洋音乐理论知识和器乐演奏技能,是为普及音乐教育而举办的音乐讲习班性质的社团组织。

④组织管弦乐队。1908年曾志态主办慈善机构“贫儿院”,并组织“贫儿院管弦乐队”。尽管演奏水平十分有限,但该乐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

⑤提倡京剧改革。曾志态试图改良京剧,虽未获成功,但作为我国近代采用中西乐器伴奏改革京剧之先驱者,其探索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曾志态为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尤其在音乐理论领域颇有建树。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评价他为“我国此学先登第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