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先动劣势

【答案】先动劣势是指企业最先在市场上采取战略行动,却因为孤军奋战,缺乏后续的资源而导致的劣势。先动者的劣势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互补性资产、赌注式投资、技术变革迅速、企业很难及早地形成顾客的忠实度。

2. 协调机制

【答案】组织的协调机制包括六种类型:

(1)相互适应,自行调整。是一种自我控制方式。组织成员直接通过非正式的、平等的沟通达到协调,相互之间不存在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也没有来自外部的干预。

(2)直接指挥,直接控制。是指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按照一个人的决策和指令行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亲自发布指示,监誓工作。

(3)工作过程标准化。是指组织通过预先制定的工作标准,来协调生产经营活动。

(4)工作成果标准化。是指组织通过预先制定的工作成果标准,实现组织中各种活动的协调。

(5)技能与知识标准化。是指组织对其成员所应有的技能与知识加以标准化。

(6)共同价值观。是指组织内全体成员要对组织的战略、目标、宗旨、方针有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充分地了解组织的处境和自己的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互相信任、彼此团结,具有使命感,使组织内的协调和控制达到高度完美的状态。

3. 文化型实施

【答案】文化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负责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先提出自己对企业使命的看法,然后鼓励企业职工根据企业使命去设计自己的工作活动。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是指引总的方向,而在战略执行上则放手让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决策。这个模式的战略实施方法很多。例如,社训、厂歌、通过规章制度和其他影响职工行为的方式来进行等。所有这些方法最终要使管理人员和职工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打破了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只想不做与只做不想之间的障碍,每一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是,要求企业里的职工有较好的素质,受过较好的教育。否则很难使企业战略获得成功。同时,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自己的特色,又很难接受外界的新生事物。

4. 命令链

【答案】命令链是一种不间断的权力路线,从组织最高层向最低层延伸,澄清谁向谁报告工作、谁对谁负责的问题。企业中每一位管理者在命令链中都有自己位置。每位管理者为完成自己

的任务,都会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并承担一定的责任。

5. 二级市场并购

【答案】二级市场并购是指企业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从而获得对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并购行为。二级市场并购的特点是:

(1)并购成本比较高;

(2)完成并购的时间长;

(3)不能获得豁免全面收购。

6. 范围经济

【答案】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所生产的产品多样化,从而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从经济学的概念讲,一般用相对总成本来定义范围经济,即企业作为整体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要比分别成为两个或更多的企业时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低。

7. 行业吸引力

【答案】行业吸引力又称行业价值,是企业进行行业比较和选择的价值标准。影响行业吸引力的因素,有行业增长率、市场价格、市场规模、获利能力、市场结构、竞争结构、技术及社会政治因素等。评价行业吸引力的大致步骤是,首先根据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定出各自的权数:然后根据业务定出行业吸引力因素的级数,一般用1, 2, 3.4, 5表示; 最后用权数乘以级数,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数,并将各个因素的加权值汇总,即为整个行业吸引力的加权值。

8. 需求状况

【答案】需求状况是指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需求状况是构成行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需求状况表现为消费者精明而挑剔,会对该国的企业造成压力,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创新,从而使得该国内的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二、思考题

9. 防御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运用?

【答案】企业选择防御战略的目的是要降低被竞争对手攻击的风险,减弱任何己有的竞争行动所产生的影响。

(1)采取防御战略的原则

①采用积极防御战略主要是为了保护具有领先优势的资源。无论是领先企业要保持领先地位,还是一般企业要提升竞争地位,其优势都是要谋求资源优势。

②最好的防御战略一是要依靠低成本优势,提高自己的进攻能力; 二是提高差异化优势,阻止挑战者的攻击机会。

(2)采取防御战略的形式

企业可以采用的防御战略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防御战略方式有:

①堵塞进攻者的道路

企业可以堵塞进攻者道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a. 企业掌握先进技术,防止竞争对手以更好的技术发动进攻。

b. 企业可以从企业外部的招聘新的员下,扩大或者加强企业在关键领域内的核心能力,战胜那些试图模仿其技巧和资源的竞争对手。

c. 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新的经营模式,延长产品线,降低成本等方式,堵住竞争对手可能进入的市场点或市场缺口。

②向进攻者发出警告信号

企业可以向竞争对手发出警告信号,讲明如果他们敢于发起进攻,将会受到激烈的报复。这样做的目的是劝说竞争对手不要进攻,或者只采取威胁性小一些的行动。企业对竞争对手发出的警告会包括:

a. 公开宣告企业的管理层将维持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

b. 公开宣告企业将尽其最大地努力来满足而且可能会超过行业容量的预计增长;

c. 提前发布有关新产品、技术突破以及有关计划推出的重要新品牌的有关信息;

d. 公开宣告企业将执行能够与竞争对手的条件或价格相匹配的政策等。

10.行业的竟争力有哪些方面?

【答案】哈佛商学院的著名的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M.P .Porter )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末,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形成了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理论。他认为,在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以及行业中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彼此之间相互作用。

(1)潜在的进入者

潜在的进人者或新加入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带来新的物质资源,从而对已有的市场份额的格局提出重新分配的要求。

(2)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替代品的价格会比被替代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替代产品投入市场后,会使企业原有产品的价格处在较低的水平,降低了企业的收益; 替代产品的价格越具有吸引力,价格限制的作用就越大,对企业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为了抵制替代品对行业的威胁,行业中各企业往往采取集体行动,进行持续的广告宣传,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利用率,改善市场营销等活动。(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于行业中的企业来讲,购买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购买者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要求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更多的服务,甚至迫使作为供应者的企业互相竞争等。所有这些方式都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4)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者通过扬言要抬高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或降低出售的质量,对作为购买者的企业进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