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企业战略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退出障碍
【答案】退出障碍是指那些迫使投资收益低、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仍然留在行业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构成退出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高度专业化、推出成本过高、协同关系密切程度、感情障碍、政府和社会的限制。
2. 战略控制
【答案】战略控制是指企业对发生或即将发生战略问题的部门,以及重要战略项目和活动所进行的控制。战略控制需要提交定期的控制报告或定期的审核。此外,战略控制还需要评价和判断企业目前的战略,使每项活动都很好地符合预期的计划,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战略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领导与战略相适应、组织与战略相适应、执行计划与战略相适应、企业文化与战略相适应、资源分配与战略相适应、战略具有可行性、企业要有战略控制的预警系统、严格执行完整的奖惩制度。
战略控制的特点包括:
(1)企业战略活动必须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因而控制具有开放性。
(2)战略控制是企业高层管理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的总体控制。
(3)战略控制所依据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标,而不是战略计划本身的目标。
(4)战略控制要使战略计划保持稳定性,又要具有灵活性。
(5)战略控制根据企业的效益,客观地评价与衡量战略行为的正确性。但很难用一个短期见效的定量形式评价衡量战略行为。
3. 资源配置
【答案】资源配置又称企业的特殊能力,是指企业过去和日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资源配置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企业资源是企业现实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点。企业只有以其他企业不能模仿的力一式,取得并运用适当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殊技能,才能很好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的资源贫乏或处于不利的境况时,企业的经营范围便会受到限制。当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时,一般都要对己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加以或大或小地调整,以支持企业总体的战略行为。
4. 战略群体
【答案】战略群体是指行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在行业中,具有相同战略与相同地位的企业,有可能结合成战略群体。在同一战略群体内,企业在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但它们的性质相同,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因而对环境
变化的反应会有所相同。纵向一体化和产品专业化程度是战略群体的两个重要约束因素。在一个行业里,每个战略群体内的企业个数不同,但战略类同。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执行着基本相同的战略,则该行业只有一个战略群体。如果每个企业都奉行着与众不同的战略,则该行业有多少个企业就有多少个战略群体。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业中只有少数的战略群体。战略群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不同,主要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研究开发重点不同、推销的重点不同。
5. 指挥型实施
【答案】指挥型实施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战略中的基本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企业管理人员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重点考虑战略制定问题。高层管理人员或者自己制定战略,或者指示战略计划人员去决定企业所要采取的战略行动。企业管理人员一般采用份额增长矩阵和行业与竞争分析作为分析手段。一旦企业制定出满意的战略,高层管理人员便让下层管理人员去执行战略,而自己并不介入战略实施的间题。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稳定的行业里的小型企业会有效地运用这种模式。在原有战略或常规战略变化的条件下,企业实施战略时不需要有较大的变化,实施的结果比较明显。
6. 问题业务
【答案】问题业务是指在根据有关业务和产品的行业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市场份额标准划分的波士顿矩阵中具有高增长、低竞争地位的业务。这类业务,通常处于最差的现金流量状态:
(1)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高,企业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其生产经营活动;
(2)其相对份额地位低,能够生成的资金很小。因此,企业在对于“问题”业务的进一步投资上需要进行分析,判断使其转移到“明星”业务所需要的投资量,分析其未来盈利,研究是否值得投资等问题。
7. 股权有偿转让
【答案】股权有偿转让又称股权有偿协议转让,是指企业根据股权协议价格,受让日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并购行为。股权有偿转让的对象一般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及其配股权。其形式又可分为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与非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股权转让后,企业对目标公司具有控制权。非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投资,而不是控股。股权有偿转让的特点是:
(1)股权转让一般是善意并购,在并购前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
(2)股份出让方的主要目的是兑现非流通股,减少公司负债,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股权转让的关键是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
8. 主体活动
【答案】主体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可以再细分成内部后勤(原料供应)、
制造(生产加工)、外部后勤(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五种活动。内部后勤(原料供应)是指与产品投入品的进货、仓储和分配有关的活动; 制造(生产加工)是指将投入转换成最终产品的活动; 外部后勤(成品储运)是指与产品的库存、分销给购买者有关的活动; 市场营销是指与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的活动; 售后服务是指与为保持或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由于行业不同,各行业中企业的甸项主体活动所体现的竞争优势小同。
二、思考题
9. 阐述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答案】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竞争的核心。因而,企业发展的新的突破点在于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基石
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积极而健康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①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动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作用。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良的、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的危害是致命的; 企业战略应该建立在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要求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战略、乃至企业的兴衰成败。
②文化是战略实施的关键
企业组织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正是激发人们热情,统一群体成员意志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是战略控制的“软性茹合剂”
战略控制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计划要求等“刚性连接件”实现,但不如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等这些“软性钻合剂夕,更为有效。价值观、信念及行为规范可以形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2)文化是维持战略优势的条件
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战略优势,但是这种文化必须是特有的而且不容易被模仿。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了这个企业的历史积累,其他企业是很难模仿的。
(3)文化与战略的适应和协调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新旧文化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为战略获得成功提供保证。在中小型企业里,新旧两种文化要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在大型联合企业里,企业在实行多样化经营或差别化战略时,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在某个事业部或经营单位中,保留它们各自的原有文化。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部要做好全局性的文化协调工作。
10.通过宜家公司战略转换的方式,分析该公司的竞争地位与优势。
【答案】(1)宜家公司的竞争地位
竞争地位是指企业在目标市场中所占据的位置,它是企业规划竞争战略的重要依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