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企业战略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低成本战略
【答案】低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成本的具体政策,在整个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的一种战略,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该战略要求积极地建立起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销售和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有必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中的主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效益和经验曲线效益,这要求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否则,大量生产将毫无意义。
2. 明星业务
【答案】明星业务是指在根据有关业务和产品的行业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市场份额标准划分的波十顿矩阵中具有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这类业务处于迅速增长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企业的全部业务当中,“明星”业务在增长和获利上有着极好的长期机会,但它们是企业资源的主要消费者,需要大量的投资。为了保护或扩展“明星”业务在增长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企业应在短期内优先供给它们所需的资源,支持它们继续发展。
3. 范围经济
【答案】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所生产的产品多样化,从而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从经济学的概念讲,一般用相对总成本来定义范围经济,即企业作为整体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要比分别成为两个或更多的企业时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低。
4. 二级市场并购
【答案】二级市场并购是指企业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从而获得对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并购行为。二级市场并购的特点是:
(1)并购成本比较高;
(2)完成并购的时间长;
(3)不能获得豁免全面收购。
5. 锥形整合
【答案】锥形整合是指企业向自己所拥有的供应商以外的独立供应商购买所需要的投入品,或者使用非自己所拥有的独立销售网点销售企业的产品。企业在采用锥形整合时,会促使企业自己所有的供应商产生经营成本的动机,从而获得较低成本的投入品; 同时,也会增加企业对需求变
动情况反应的能力。当企业组织机构庞大,效率低下而引起成本增加时,锥形整合会有效地冲减其中的一部分成本。
6. 要素察赋
【答案】要素享赋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所处的地位,包含基础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以及高级要素(通信设备、掌握熟练地高技术的劳动力、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等)。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都能为一个国家提供竞争优势。要素享赋是波特提出的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四大要素之一。
7. 退出障碍
【答案】退出障碍是指那些迫使投资收益低、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仍然留在行业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构成退出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高度专业化、推出成本过高、协同关系密切程度、感情障碍、政府和社会的限制。
8. 战略意图
【答案】战略意图是指企业在将自身的战略行动与能力集中在实现战略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长期性理念。在企业制定战略目标体系时,往往会表明它在某个具体的业务上的战略意图。并且,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战略意图。大公司的战略意图可能是在全国或者全球市场范围内取得领导地位,而小公司可能是将占领个局部的小市场作为自己的战略意图。这种战略意图可以转换为振奋人心的公司的口号。
二、思考题
9. 分析企业采取合资方式与独资方式的区别和利弊。
【答案】合资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的经营方式。基本特点是投资方共同管理、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而独自经营一位者企业在国外市场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独自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百分之百的所有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
(1)合资经营
①优点
a. 有利于改进企业与外部的交流并扩大经营网络;
b. 有利于实现全球化经营; c.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②缺点
合资各方容易在利益、目标等方面产生冲突。
(2)独资经营
①优点
a. 企业可以完全控制整个管理与销售,经营利益完全归其支配,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少;
b. 独资进入可以保护国际营销企业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从而保持在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c. 企业可以独享在东道国的营销成果,可以独立支配所得利润,从而可以避开合资进人所必须面对的利益分配问题。
②缺点
a. 投入资金多,因为得不到像合资伙伴那样的当地合作者的帮助,在利用当地原材料、人力资源和销售网络方面不如合资那样便利,且市场规模的扩大容易受到限制:
b. 可能遇到较大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如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府没收等。
10.分析联华公司的关键的价值活动。
【答案】企业为了判断自己的竞争能力,需要根据价值链的一般模型来构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链,关键的价值活动构成了联华公司的价值链。价值链,是指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价值链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成主体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
(1)主体活动
这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可以再细分成内部后勤(原料供应)、制造(生产加工)、外部后勤(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五种活动。每一种活动又可以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企业的战略再进一步细分成若干项活动。
①内部后勤(原料供应)
指与产品投入品的进货、仓储和分配有关的活动,如原材料的装卸、入库、盘存、运输以及退货等。
②制造(生产加工)
指将投入转换成最终产品的活动,加工、装配、包装、设备维修、检测等。本案例中,联华电子公司公司成立初期仅从事制造业务,后来自行成立研发部门,开发设计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从事生产的产品包括内存产品、计算机产品、微处理器(CPU )和通讯产品等。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联电的战略在1995年做了很大的转变,将公司的产品发展专注在芯片加工和内存产品,而把计算机产品、微处理器(CPU )和通讯产品等事业部门分割出去。
③外部后勤(成品储运)
指与产品的库存、分销给购买者有关的活动,如最终产品的入库、接收订单、送货等
④市场营销
是指与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的活动,如广告、定价、销售渠道等。
⑤售后服务
是指与为保持或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如培训、修理、零部件的供应和产品的调试等。
(2)支持活动
这是指用以支持主体活动,而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包括企业投入的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结构。这三个活动,既支持整个价值链的活动,又分别与每项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