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制造业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技术进步是制造业持续增长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自主创新,还取决于对国外研发溢出的吸收。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扩散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两个基本途径。本文使用两阶段法(Two-Stage Method)分析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以及国际技术扩散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第一阶段利用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地区面板数据,采用标准DEA模型分别计算各行业的技术变化指数,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动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但是低水平的技术效率限制了生产率的提升幅度。第二阶段对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TOBIT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制造业技术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国际技术扩散促进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国际技术扩散对技术变化的影响大于自主创新,这表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第二,对于FDI和国际贸易两个国际技术扩散渠道来说,FDI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大于国际贸易,而国际贸易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制造业的行业特征对技术进步有较大影响,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中国制造业应继续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新的增长机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