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大学艺术学院906美术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是( )。

A. 造型·表现

B. 欣赏·评述

C. 设计·应用

D. 综合·探索

【答案】B

2. 按照评价的主体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 )与外部评价。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定量性评价

D. 自我评价

【答案】D

【解析】按照评价的主体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按评价的功能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的性质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3. 美术新课程评价建议指出要建立( )的评价制度。

A.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

B. 以学生互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

C. 以教师学生共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

D.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

【答案】A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分类的是( )。

A. 写意画

B. 工笔画

C. 兼工带写

D. 卷轴画

【答案】D

【解析】卷轴画和壁画是中国画的分类,但不属于表现手法上的分类。

5.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 )。

A. 多级性

B. 广泛性

C. 准确性

D. 可控性

【答案】A

【解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6. 美术作品可以使人“怡悦情性”和“畅神”,说明美术作品有( )功能。

A. 认识

B. 教育

C. 审美

D. 伦理

【答案】C

【解析】美术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大社会功能,题干中说美术作品可以使人“怡悦情性”,体现了美术作品的审美功能。

7. 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 )。

A. 掌握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

B. 如何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进行设计

C. 熟悉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

D. 掌握色彩的搭配组合

【答案】B

【解析】《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是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领域中色彩知识系列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进行设计。

8. 各小组同学到台前介绍自己的设计构思和制作过程,然后进行相互的评价。这是( )。

A. 学生自评

B. 同学互评

C. 教师评价

D. 家长评价

【答案】B

【解析】同学之间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评价,属于典型的同学互评。

9. 下列选项中对教学反思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B. 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C. 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D. 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答案】C

10.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答案】B

【解析】A 项,演示法是指通过演示活动和教师的语言指导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知识的方法。B 项,讲授法是指在课堂运用口头语言载体,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C 项,谈话法是指在课堂教师通过口头提问,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教师提问或用语言加以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的方法。D 项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11.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那么,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以上都不属于

【答案】C

【解析】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12.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 )。

A. 学生的评价

B. 学习状态的评价

C. 文本材料的评价

D. 课堂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