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55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幼儿教育是对( )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
B.1~6岁
C.3~7岁
D.3~6岁
【答案】D
【解析】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称之为幼儿教育。
2. 制定幼儿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
A. 政府
B.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 教育机构
D. 家庭
【答案】B
【解析】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所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因此,答案为B 。
3. 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 )。
A. 直接“教”的方式
B. 间接“教”的方式
C. 灌输的方式
D. “填鸭式”教育
【答案】A
【解析】直接“教”的方式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 而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终结,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的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答案为A 。
4. “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属于分离焦虑的( )阶段。
A. 反抗
B. 失望
C. 超脱
D. 平复
【答案】B
【解析】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5. 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属于( )。
A. 希求期
B. 忽略期
C. 需求期
D. 渴求期
【答案】A
【解析】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希求期(孩子初入园所):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 担心孩子跟不上群体的发展水平; 希望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父母的教育地位缺乏认识,缺乏自信心,希望幼儿园开展教育指导的心情比较迫切。②第二阶段一忽略期:比较关心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关注儿童在园所的表现,而较少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较注意知识教育,而忽略良好个性与行为的培养。③第三阶段——需求期:对婴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有接受教育指导的强烈愿望; 让婴幼儿超前接受知识教育,而忽略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婴幼儿,影响婴幼几个性心理的正常发展。
6. ( )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 家长学校
B. 家长专栏
C. 家长座谈会
D. 家访
【答案】B
【解析】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家长的配合利于教育教学活
动的顺利实施;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是天然的伙伴关系。因此答案为B 。
7. ( )是幼儿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培养。
A. 兴趣和求知欲
B. 幼儿的积极性
C. 经验基础
D. 创新能力
【答案】A
【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学生只有对某事物有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 求知欲则进一步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探索未来的兴趣。因此,答案为A 。
8. ( )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 开放日制度
B. 家长接待日
C. 家访
D. 电话联系
【答案】A
【解析】托儿所、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家访是进行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
9. “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 杜威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
D. 皮亚杰
【答案】A
【解析】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了杜威的整个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10.幼儿体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这是由( )决定的。
A. 体育的内容
B. 体育的方法
C.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D. 体育培养目标
【答案】C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