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建筑理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阿尔伯门大厦

【答案】阿尔伯门大厦是法雷尔1993年设计的办公大楼建筑,位于英国伦敦华尔街上。阿尔伯门大厦的上部分为三段,由两边的塔状建筑与中部钢架构覆玻璃的中庭组成,两边塔状建筑做成石带与玻璃带相间的形式,而中部通透的中厅则为建筑内部带来充足的光照,还在顶部设置了一个古老的拱形结构,抽象地表现出门的概念,与建筑要求中提出的,作为巴比干地区象征性大门的主题相当吻合。

2. 新陈代谢派

【答案】新陈代谢派是指日本1960年前后出现的一个建筑流派,它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等。

3. 邻里单位

【答案】邻里单位是美国社会学家佩里在1929年提出的建筑理论,是指城市中一个相对完备的居住地区,这一理论包括六个要点:①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②过境交通大道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③邻里公共空间;④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⑤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⑥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该理论的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邻里单位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对欧美各国的居住区规划影响较大,在当前国内外城市规划中仍被

广泛应用。

4. 勒•柯布西耶

【答案】勒•柯布西耶是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青年时代自学建筑,也开始接触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1922年,柯布西耶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28年,参加并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非常复杂,他崇尚机械美学,主张“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因此主张建筑工作也要向工业化方面发展。他还从人体比例中研究出建筑比例模数系统,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房屋”的需要。他设计的建筑有着自由活泼的平面和外形,并以现代技术创造出了新的现代建筑形式。柯布西耶不同时期设计的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现代主义建筑师当中,他一直是新建筑理论的倡导和实践者。除了建筑设计以外,他还热衷于城市布局与规划工作,但只完成印度昌迪加尔城的规划设计。

5. 隐喻主义

【答案】隐喻主义,又称象征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流派之一。隐喻主义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或通过象征性地暗示历史和其他文化内容的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断的种种观感, 产生浮想联翩、诗情画意、景象环生的比喻效果。因而,其外部形式或细节处,有着极具象征或隐喻性质的形象,建筑本身的形态更具艺术性。

6. 伦佐•皮阿诺

【答案】伦佐•皮阿诺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建筑世家,1964年毕业于米兰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后加入路易•康、Z.S. 马科乌斯基等多位现代建筑大师的事务所工作。1970年,皮阿诺与罗杰斯合作设计了蓬皮杜中心而成名,随后他又曾经与彼得•赖斯合作设计建筑。1982年,皮阿诺同时在热那亚与巴黎建立事务所,并设计了日本关西机场、梅尼尔珍藏品美术馆等高科技风格建筑。

二、简答题

7. 比较柯布西耶与赖特的异同点。

【答案】勒•柯布西耶与赖特都是20世纪著名的现代派建筑师,两者的建筑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1)相同点

两者都是现代建筑派的代表人物,都对推动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做出一定的贡献,都是现代建筑四位大师之一。其设计方法的共同特点有:

①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

②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③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适用的房屋,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

④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⑤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应从平面和立面构图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在处理立体构图时考虑到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产生“空间—时间”建筑构图理论。

⑥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2)不同点

①勒•柯布西耶属于现代建筑派中欧洲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力,强调重视建筑的功能。赖特属于现代建筑派中有机建筑派的代表人物,强调建筑与自然或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利用新的工业材料与新技术为现代生活与生活美学服务。

②勒•柯布西耶主张釆用工业化方法大规模建造房屋,采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来改造城市,是一位城市集中主义者。赖特对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设计的建筑类型多是别墅和小住宅,更希望保持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方式。

③勒•柯布西耶提倡简单的几何形体,把不同高度的室内空间灵活地结合起来。赖特冲破盒子式建筑,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又具有幽静隐蔽的特色。

④勒•柯布西耶认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有:a. 底层的独立支柱。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下面全部或部分地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b. 屋顶花园;c. 自由的平面;d. 横向长窗;e. 自由的立面。赖特则提倡有机建筑论,认为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其目标是整体性。

⑤勒•柯布西耶强调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赖特则认为建筑物不是机器,是自然的东西。

8.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是谁?他还有哪些重要建筑作品?

【答案】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于1978年完成。其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它既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又造成醒目的效果其。内部设计丰富多彩,采光与展出效果很好。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1)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是贝聿铭。他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是美籍华人建筑师。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2)贝聿铭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苏州博物馆,北京香山饭店。

9. 芝加哥学派的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有哪些?提出什么口号?

【答案】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其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1893年。

(1)芝加哥学派的风格

①在建筑设计方面,它突出功能的主要地位,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②在建筑造型方面,它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其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③在工程技术方面,它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强调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的特点。

(2)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他的理论与实践使当时致力于探索高层建筑设计的芝加哥进步工程师与建筑师足以称为芝加哥学派。他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生于波士顿。在美国现代建筑

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