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行动操练法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 )。
A. 审美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B. 心智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C.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D.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
【答案】C
【解析】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其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2. 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 )基础之上。
A. 幼儿的思维能力
B. 幼儿的感性经验
C. 知识的系统化
D. 科学性
【答案】B
【解析】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来与外界接触,所以,幼儿的感性经验就成为幼儿获取外界知识、将外界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前提。幼儿的知识结构只有建立在幼儿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与幼儿自身经验相联系,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为B 。
3. 能有效的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 复述法
B. 故事法
C. 讨论法
D. 提问法
【答案】C
【解析】幼儿在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讨论,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认识,锻炼思维能力等。因此,答案为C 。
4. (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答案】B
【解析】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5. 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 )的情趣和能力”。
A. 感受美和表现美
B. 感受美和鉴赏美
C. 感受美和评价美
D. 感受美和创造美
【答案】A
【解析】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6. 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其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遵循着( )的规律。
A. 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 从躯干到四肢
C. 从动作到语言
D. 从动作到思维
【答案】A
【解析】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中间到四周。
7. 幼儿教育是对( )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
B.1~6岁
C.3~7岁
D.3~6岁
【答案】D
【解析】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
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称之为幼儿教育。
8. 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 )。
A. 教师的引导
B. 教师要控制学生
C.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D. 创设优美的环境
【答案】C
【解析】教师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时,必须认识到: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 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才能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其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因此,答案为C 。
9. 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是( )。
A. 保育
B. 保育和教育
C. 保护儿童
D. 照看孩子
【答案】B
【解析】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做到保教结合。这样才能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所以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因此,答案为B 。
10.我国的( )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 《幼儿园教育纲要》
B. 《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 《幼儿园工作规程》
D.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答案】C
【解析】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因此,答案为C 。
11.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 )。
A. 教学活动中
B. 幼儿园小范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