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7公共管理学原理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应为行政责任
【答案】应为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负有的应进行某种行为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需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在性质上是政府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权、开展国家行政活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政府和官员有做一定事情的义务,即负有应为行政责任。
2. 象征性权力
【答案】象征性权力是指以象征性的符号资源为基础形成的权力。构成这种基础的资源包括风俗、伦理、舆论、宗教及意识形态等文化精神方面的因素,也包括语言、仪式和氛围等行动方面的象征性因素,还包括徽标、建筑物、设施设备等物质方面的象征性因素。
3. 行政伦理失范
【答案】行政伦理失范是指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行政主体置行政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于不顾,损害公共利益,假公权以济私利,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现象。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行政伦理失范的实质在于行政权力主体放弃或违背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进行非公共的活动,实现非公共的利益。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公私角色冲突; 行政组织集体行动与个人选择的冲突; 公共机构的代表性和自主性之间的冲突:公共管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冲突。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出路在与建立有效协调利益关系的管理机制。
4. 行政检查
【答案】行政检查是指行政行为主体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单方面强制了解的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若干类:根据检查机构的任务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专门检查和业务检查; 根据检查的时间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事前检查、事中检查和事后检查; 根据检查权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杳分为依职权的检杳和依授权的检查; 根据检查对象的特定性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一般性检查和特定性检查等等。
5. "4R ”危机管理理论
【答案】"4R ”危机管理理论是指一种认为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
管理的理论。"4R" 危机管理理论是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提出的。希斯认为,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四个方面,即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 改进对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 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衡量政府应对能力的主要标准,政府体现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可以简单可以概括为缩减力(reduction )、预备力(readiness )、反应力(response )和恢复力(recovery ),即"4R"
6. 政治责任
【答案】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而承担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政治责任与普选制相联系,一般表现为经直接或间接公民选举而就任的政府首脑及其所属政务官员对选民或对议会所负的责任。当政治责任承担者不能履行或背弃其责任时,就将受到授权者的追究。
7. 正式授权
【答案】正式授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授权活动。也是下属行政人员根据其合法地位获得相应职权的过程。这是通常情况下普遍采用的授权方式。这是通常情况下普遍采用的授权方式,其规范性和程序性都比较高,但相对古板。
8. 职位归类
【答案】职位归类是指人事管理机构依据职级规范,将每一现有职位按照其工作性质、内容、资格条件等,归入适当的职类、职系、职级与职等的过程。职位归类是职位分类的最后一道程序,人事管理机构在职位归类的基础上,参照职位分类的有关法律,对这些职位上的公务员实行科学的管理。
9. 非正式授权
【答案】非正式授权是指无法律特别规定、或组织体系之外的非程序性授权活动。非正式授权主要使用于非正式组织大量存在的行政权力体系当中,其规范性和程序性较低,却相对灵活。虽不属于普遍现象,但非正式授权确是行政授权中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一般都是在特定情况中采用的,如:在工作过程中,下属工作人员厌恶正式程序,或不愿遵守规定的程序,甚至抵制正式的授权。
10.直线职能制
【答案】直线职能制是指在统一的指挥系统之外,另设一套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立的职能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式。职能机构一方面对行政首长提出工作建议,另一方面受首长委托实施专业行政管理,形成所谓部门管理体制。优点在于: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由于吸收专家参加管理,减轻了上层管理者的负担,使他们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以实行自己的职责,缺点在于:
①由于实行多头领导,妨碍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于明确划分职责与
职权;
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从本单位的业务出发考虑下作,横向联系差;
③对于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性差,不够灵活:
④强调专业化,使管理者忽略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共行政学的一般涵义。
【答案】公共行政学也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公共事物及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公共行政学的一般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研究范畴上看,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其包括公共行政制度、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
(2)从功能上看,公共行政学的作用在于反映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开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12.简述东亚经济奇迹的内容。
【答案】(1)自60年代末期以来,东亚“儒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实行了政府主导(指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实行金融和价格管理、确定外资外贸体系等方法,形成了“官、产、学”高度协调的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和运行体制,进而促成了社会经济的超常规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经济奇迹”。
(2)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实践力面的成功,不仅在于政府据有广泛的权能地位,而且在于这种权能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比较普遍的认同和遵从,更在于政府从权能地位出发,通过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规制等合理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因此唤醒了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就是说,在因果关系上,社会对政府权能地位的认同和遵从,除了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外,主要是政府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有效地发展社会经济的意愿和能力为基本前提的。
(3)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只有在强大政府即既具有又具有卓越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能力政府的基础之上,实行政府主导或指导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实行适度的政——经分离,才有可能最快、最合理、最大限度地动员、开发和组合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发展势头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进而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
(4)它们的经验还证明,经济现代化进程不可能是纯经济的过程,而只能是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因素互动的过程。从基本价值认同的角度说,如果将尽快实现经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