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推理与大脑的关系。
【答案】(1)推理与大脑的关系
演绎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特别与思维的神经心理学相关,它主张推理的主要成分是非言语性的,模型的结构与情境的结构相符,因此该理论认为大脑右半球应当在推理中起重要作用。神经心理学的证据普遍证实了该预测。
(2)举例
Whitaker 及其同事所进行的条件推理的实验研究:他们在两组被试中考察了条件推理,两组患者都动过双侧前颖叶切除术以减轻局灶性癫痈,一组病人大脑右半球有病灶,另一组则大脑左半球有病灶。大脑右半球受损的患者对错误的前提条件进行推理的成绩,比大脑左半球受损患者的成绩更差。因此,当给出以下错误前提条件:如果天上下雨,街道就会是干的。并对患者说:天上下雨了。大脑右半球受损的一组患者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街道会湿。这些患者不能脱离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来完成演绎推理的过程。
2. 举出几个实验范式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应用,提出它们的理论设想。
【答案】实验范式是研究某种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它的设计一般是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以及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或新提出来的概念。
典型的实验范式有:
(1)斯楚普测验(stroop test)
①在斯楚普测验中使用一系列颜色词,但词义与书写该词的颜色不匹配。例如,“红”字用绿色写。实验中当要求被试尽快说出字的颜色时,被试常常自动地首先把字读出来了,这就是颜色命名的过程与读字过程的竞争。由于阅读是一种自动化过程,因此人们倾向于先读字,这样,字义的自动加工过程就干扰了有意的颜色命名的过程。
②斯楚普测验最初是研究言语过程的一种实验范式。后来研究者通过稍加改动将它广泛应用于个别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大脑左右半球差异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又将斯楚普范式应用于记忆、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中。
(2)加工水平效应(the level effect of processing)
①非随意学习中,要求被试回答有关单字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要求进行不同水平的加工。后来的记忆成绩是不同水平加工的函数。深层的有关意义的加工导致最好的保持,其次是语音的加工,最差是字形的加工。
②加工水平效应主要运用于记忆研究领域。
③Craik 等人认为,短时记忆中复述的性质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复述(即死记硬背)对回忆帮助不大,只有涉及意义的复述才会导致良好的记忆。加工水平范式正是上述思想的体现。
3. 传统的心理物理法有哪些? 简述这些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答案】(1)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类型及其特点
①极限法,又称为最小可觉差法、最不变化法、系列探查法、感觉等距法,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刺激变化有增、减两个系列。第二,以最小的梯级逐渐变化。第三,在增系列中,以第一次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和最后一次没有感觉到的刺激强度的算术均值作为本系列中测定的绝对阈限; 在减系列中,以第一次感觉小到的刺激强度和最后一次能够感觉到的刺激强度的算术均值为本系列中测定的绝对阈限。在测定过程中增、减系列的安排应该遵循“ABBA , BAAB , BAAB , ABBA ”的法则。
②恒定刺激法,又称为常定法,次数法,正误法,其特点主要有:第一,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约4~7个),在测定过程中保持不变,所选刺激的强度最大应为95%的次数能感觉到,最小应为5%的次数能感觉到; 第二,每种刺激呈现次数多,一般不少于50次; 第三,呈现刺激的顺序随机安排; 第四,进行结果统计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强度所引起某种反应(有、无、大、小等)的次数,然后以各个刺激强度下的反应次数所占总的反应次数的百分比来求阈限值。
③平均差误法,又称为调整法,要求规定某一种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比较刺激在主观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因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致,因此每一次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求平均误差有两种方法:
a.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b.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在这里,主观相等点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等于各比较刺激的平均数。如果用平均差误法求绝对阈限,只要设想标准刺激的强度为零调节比较刺激,使得比较刺激的大不变化到刚刚觉察不到或者刚刚觉察到,然后求出每次比较刺激的平均值,就是绝对阈限。此外,需注意,在使用平均差误法时,往往会存在空间误差或动作误差,应注意消除。
(2)三种心理物理法的比较
匡从测定方式上分析,极限法、恒定刺激法是直接依据阈限定义的测量方法,而平均差误法是依据误差进行的对阈限的间接测量。
②从效率上分析,极限法有些数据会被浪费,而恒定刺激法中所有数据皆可利用,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效率较高。
③从误差上分析,极限法会产生期望、习惯误差; 平均差误法会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 而恒定刺激法的三类判断和不肯定间距会随被试的态度而变化。
④从被试角度分析,由于某些感受器的特点,限制了其中一些方法的使用,如味觉很难用平均差误法来测量其差别阈限。
4. 记录眼动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人类眼球的运动,简称眼动,通过眼动可使物像在视网膜上处于最佳位置。记录眼动的方法有:
(1)电流记录法(EOG )
眼球运动可以产生生物电现象。电位的变化由置于皮肤相应位置的电极导入放大器,并通过示波器或记录器显示出来。眼动与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记录结果,可以了解读者的眼动情况。
(2)光学记录法
①角膜反光法
在眼球运动过中,角膜对来自固定光源的光的反射角度也是变化的,通过记录角膜反光来分析读者的眼动。
②虹膜——巩膜反射法
巩膜比虹膜能够反射更多的外界入射光,被反射的光线通过红外探测器来监测,探测器可以检测到读者垂直方向的眼动和水平方向眼动。
③普金野图像法
普金野图像是由眼睛的若干光学界而反射所形成的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运动的距离可以精确地测量眼球的运动。
5. 到底是注意本身容量有限还是它所涉及的感觉、知觉以及其他高级心理过程容量有限?
【答案】不能简单认为是注意本身容量有限还是它所涉及的感觉、知觉以及其他高级心理过程容量有限,注意本身容量有限和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容量有限是容量有限性的两个方面。
(1)注意本身容量有限
注意的能量是有限的,其中注意的能量分配理论认为,任务分配到的注意资源的多少取决于所需的心理努力的程度。只要对注意的能量没有超过上限,人们就能同时进行几项任务。但是注意的能量有限,这个界限具体是多少却不能被精确的估计。
(2)心理过程容量有限
注意的选择性与容量有关,可以从注意的两个特点来进行分析。首先,人们的意识知觉总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可以让人们通过控制感知觉,思维及行动活动的优先次序来影响人们的经验与行为; 其次,人们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执行各种心理操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这些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分析、思维、记忆及运动活动的规划。
因此,对于有限的理解,不能单独从某个方面来说明,因为注意本身和注意所涉及的感知觉以友其他的高级心理过程容量都是有限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