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现代新闻评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社评与本报评论员文章有何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1)社评与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共同点
社评、本报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沦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这类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通常是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2)社评与本报评论员文章的不同点
①社评、本报评论员文章有署名和不署名两种形式。编辑部决定采用社评或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往往由论述问题的重要性和发表的郑重程度决定。
②社评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意见,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一般不署名。以本报评论员署名的评论,形式上虽不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意见,只表明它是编辑部一个评论员写的文章,但在通常情况下,都得到编辑部同意。
③评论员文章既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又可以有个人的风格。它的选题面更广一些,一般不从正面全面论述某个重大问题,而是选择一个侧面单刀直入,对所要论述的问题进行比较集中、比较深入地分析。它不必像社论、社评那样持重、严肃,可以写得自由、活泼一点。
2. 了解和掌握各种评论形式的特点,有何实践意义?
【答案】了解和掌握各种新闻评论形式的特点,意义如下:
(1)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在特定情况下,得心应手地选择最恰当的评论形式,以便扬其所长,更有效地进行传播。
(2)有助于对各种评论形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使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中注意各种评论形式的配合运用,更好地发挥评论的特长。
(3)有助于避免评论形式单调的缺陷,使版面更加琳琅满目,生动活泼。
为努力搞好新闻传播工作,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把党的意图、实践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运用各种形式的评论反映出来,为党立言、为民代言,体现生动活泼的民主政治局面。
3. 什么是论证?
【答案】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相统一,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是评论写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任务是使论据能够突出地说明论点,帮助读者理解论点
的意义,相信论点的正确。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4. 好的评论标题应该是怎样的? 从近期报刊上找几个比较好的评论标题,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好的评论标题应该具备的条件
好的标题,实际上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是画龙点睛之笔,一眼就把读者钩住,使人们非把评论读下去不可。
好标题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或者叫题文相符、贴切,让人叫得响、记得住。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①新闻评论标题在依据、形式、句式等方面,都与新闻标题有所不同;
②评论标题要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
③新闻评论标题要求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强调立意要高,观点要明。
(2)近期报刊上较好标题分析
《谁买了逾九成火车票却不坐车? 》是刊载新华网评论板块的一篇网评。这篇评论主要是针对这样的新闻事实:"1月30日是春运第一天,深圳火车站发出的首趟L252次列车开往武汉,可搭乘旅客1000多名,车票早就售罄。可计人不可思议的是,实际卜只有100多名乘客卜车,卜座率仅8%。对此,铁路部门解释称九成旅客错过了乘车,原因可能是请不了假或者其他不明原因。”作者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评论,该标题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是画龙点睛之笔。一个问号一眼就把读者钩住,使人们非把评论读下去不可,希望与作者一同探寻事件产生的原因。
5. 新闻评论标题的类别有哪些?
【答案】新闻评论标题的类别主要包括:
(1)表达论点的标题
①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
表达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判断句。因此也可以称作“判断题”。“判断性的题句,很明显地告诉读者对某一问题所应有的认识。”体现了核心论点的判断,全面、确定地反映了评论内容,它对评论内容的传播也最有效率。
表达“结论”的标题最容易为受众所记住。它应该是评论标题在信息传播上的最优选择。 ②不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
有一些评论的标题可以看作是表达了论点,但在形式上并非完整的判断句,因为在标题中看不到主语。主语其实在文章内容之中,加卜主语,就是一个完整的判断。
新闻评论标题信息内容的“缺省”,是新闻评论标题的常态,主要是因为在操作传统上评论标题空间有限。
(2)不表达论点的评论标题
①标出要评论的新闻事件
即把评论的对象标出来。这是早期事件性新闻评论的选题用得比较普遍的题型。这种标题类
型,往往加上一个代表评论体裁的词。
②标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类标题出现两个或多个对象,也被称作“并列题”。在许多情况下,其本身就是“缺省”地表达对两个事物“有关”的判断。因此,与单个对象的标题相较,它的信息更丰富,也更为确定。
③通过修辞等方法暗示出作者的倾向、评论的方式、角度或重点
“驳什么”,比“评什么”多一重否定性信息。“从什么看什么”的标题,暗示出评论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是一种移动和推演、扩大或缩小、转移视野的方式。通过修辞手段在客观信息的标题中流露出评论者主观信息。
④标出问题
这种题也被称作“设疑题”。以“为什么”字句开头的评论标题,先透露出的是,这种标题比仅标出评论的对象包含更多的信息一一明示评论侧重于分析新闻事件的原因。
⑤标出评论的主体
这些评论的标题往往并不表达论点,而仅仅表达论题的范围。其格外突出的评论主体的身份,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评论主体的身份与论题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些标题一般都由评论编辑制作。
6. 写好评论结尾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要写好评论的结尾,需注意的方面:
(1)结尾与标题和开头一样,都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主题服务,要照应全文,要首尾呼应。
(2)必须用心写作,不落俗套,避免空话、套话,尽可能写得生动。
(3)因文而异,有些评论言尽意止,就不必硬加个尾巴; 有些评论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应有所交代; 有些评论是驳论,结尾就不宜用号召式,应采用贬斥式等。
7. 杂文的文学因素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案】(1)杂文写作要“贬瘤弊常取类型”,抓住典型的人和事; 要学会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要富于联想。语言文字方面,要善用讽刺与幽默; 巧妙用典,既要切题活用,又要推陈出新,既给人知识,又增加杂文的艺术色彩和说理力度; 杂文的文字因素主要体现在杂文语言的生动有味。
(2)无论是说理浓重的杂文,还是打情强烈的杂文,甚至以知识趣味见长的杂文,都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有味。
①杂文讲究语言锤炼,同一意思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句子表达;
②文绘绘中突然杂以但语,极深奥的道理却用大白话说出,长句短句,古文白话,信手拈来,能放能收;
③杂文要有自己特有的语言,要会说寓意深长的话,说有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