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从邹韬奋全集或选集中,选读若干篇小言论,分析其内容和文风的特点。

【答案】邹韬奋重视报刊言论,在主办《生活周刊》到以后的《大众生活》等报刊中,亲自主持报刊的言论工作。他的《小言论》(以后为“社评”)和《读者信箱》对读者的影响十分深远。

(1)邹韬奋的小言论善于抓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说群众想说的话,往往从一件具体事生发,采取谈家常的方式,评论三五百字,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简单干脆、明白晓畅,既生动活泼又有战斗性,很适合群众阅读,被广大读者视为良师益友。

(2)文风“明显畅快”,采用平民式的文字,用“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短小精悍、亲切感人,对广大读者像老朋友谈心一样,推心置腹、循循善诱。

(3)批驳国民党当局的错误言行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时,慷慨陈词、锋芒凌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2. 在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方面,新闻评论有何优势?

【答案】新闻评论是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最有效形式。

因为新闻评论在宣传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时,不是简单地照搬文件,而是密切联系当前形势仟务和工作实际,紧扣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有的放矢地阐明政策精神,帮助大家解疑释惑,提高认识,了解制定政策的依据,懂得贯彻政策的意义,从而把执行政策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 什么是论据?

【答案】论据是指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论据由作者从客观事实中直接或间接提炼出来,是论点提出的依据。

论据可以分为两类: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前者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或概括,包括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等; 理论性论据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业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包括科学理论; 国家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 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的权威性的言论; 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理、定义、法则; 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4. 请对中西新闻评论进行简单比较。

【答案】(1)选题的局限与开放

①《人民日报》评论政治事件全是针对我国当前发生的重大事情进行的评论,并且都是从国家的立场来谈,或赞扬、或指导、或表明立场。《纽约时报》的社论选题相当宽泛,内容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人们具有一定关注度的事件和问题都有所涉及。

②《纽约时报})社论的选题中社会类文章占相当的比重,甚至高于政治类和经济类,较《人民日报》而言,各类社论之间的比例差距不大。美国的报纸评论涉及国际事务的比较多。而《人民日报》的政治类社论比重较大,社会类和国际类根本没有涉及,其各类间的比例差距相当大。选题上的局限性,使我国的社论数量有限。

(2)视角的向上与向下

①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社论写作更强调的向上性,即评沦员们所写的社论很多都是从政府的立场出发来进行选题和评论。

②从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与《纽约时报》的平民化特征不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明显的国家性。

从选题上看,《人民日报》的文章都是从大处着笔,写的是国家发展中有相当影响力的大事,即使是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选题也是如此。

从立意来看,《人民日报》的社论大多是政策分析和价值评价。这些选题直接导致写作中的俯视角度,而不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设身处地的态度、平行的视角提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虽然两种角度写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指导人们的生活,但效果是有差异的。

(3)写作的一律性和多样化

①社论语言形式的多样化

在我国,更多地强调社论的权威性,强调其代表编辑部和同级党组织发言的功能,因此,评论员不需要也不能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色,写作程式化问题十分严重。

在美国,社论的写作手法随意得多,甚至到了追求轰动效应的地步。他们要求评论能够激发读者、解释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而“激发读者”被排到第一的位置。

②社论写作结构的多样化

我国的社论一般都遵循着三段式的写作规则,“论点”、“论据”和“论证”,“因为”、“所以”和“结果”。这种写作规则结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结构强大有力、能够让评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完成写作,可这种结构沉闷乏味、缺乏吸引力。

美国社论将“赢得读者”放在第一位,是明智之举。

③社论选题和语言的亲和力

社论选题。一般而言,我国现行社论都是针对重大新闻展开的讨论,关乎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些都正确而且必须。但常常忽视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美国评论员注重采访,从采访中选题。

语言的亲和力。社论发表在报纸上是给大家看的,其语言也需要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适应各种层次的读者。这种语言通俗、自然,也正是这种自然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标题的亲和力同样也是社论亲和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我们的社论标题总是那么令人望而生畏。

④社论的附加值

附加值的多少也关乎社论写作的成败。作为新闻文体,社论也传达一定的信息。而且这种附加值越多,文章会显得宽广,越能吸引人。

增加附加值并不是说要把文章写得越长越好,在充分表达信息的前提下写得简洁些,能长则长,能短则短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5.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答案】(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共同点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体裁中最常用的两种主要文体,它们在一个总的报道思想指导下,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完成一定的传播任务。这两种主要文体的大目标一致,都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新闻评论则是旗帜和灵魂,它总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当前发生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评述说理,指明什么是正确或是错误,以有形的意见直接地指导人们的工作、思想和行动。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不同点

①反映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主要向受众传递新的事实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也体现一定的思想倾向。新闻报道的事实主要给受众以“知”。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传播观点信息,反映传播旷意图。

②写作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是以传播事实信息为主,由此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它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日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激浊扬清等作用。

新闻评论则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申、提高与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思想观点,摆事实是其论证的手段,讲道理为其根本目的。

③表达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为什么等)为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