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2. 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3. 组织结构

【答案】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行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它涉及到组织的管理幅度的确定、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方式等问题。因此,组织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由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权责关系、沟通方向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简答题

4. 如何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能?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作为一类行政组织或者说国家行政组织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能的主要措施有:

(1)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要求教育行政组织改变以监督控制,特别是对下级教育行政组织和教育机构直接控制为主的职务活动,突出计划职能和指导服务职能的发挥,以调动下级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机构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也是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组织活动的一种发展趋势。

(2)使教育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化

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所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的数量、层次划分、规模大小都要有利于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与效益的实现。不能因人而设,也不能因一时需要而随意乱设。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上,决策、执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员冗多,而监督反馈系统则很不健全,机构少,人员不足,应该在实现教育行政组织的合理化过程中逐步加以改善。

(3)提高教育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指心理方面固有的特点和胜任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为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业务素质、智能素质。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通过全面有效地实施公务员制度,特别是大力加强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去实现。

5. 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关系及异同是什么?

【答案】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1)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关系

教育计划按照规模可以分为教育规划和教育计划。近年来,在国际上使用的教育计划,主要是指与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密切相连的较长期的、综合的教育计划。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简称教育规划。在教育行政上所讲的教育计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是相对于短期的实施计划而言的。

(2)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异同

①不同点。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区别在于,规划是对较大范围、较大规模及较长时间内教育发展总方向、大目标、主要实施步骤及重大措施的设想。这种设想的最大特点是粗略规定各有关发展指标,不具体确定有关的工作步骤和实施措施及具体上作时间表。因此也可以说规划不是严格完整意义上的计划。计划相对规划而言,是指在规划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政策、任务做出的较短时间的具体安排和落实措施,计划的发展指标、措施步骤、时间安排都比较详尽、具体。

②相同点。规划与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因此人们并不把它们做严格的区分。我国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教育发展规划等,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的计划或规划,而是二者结合的产物。

6. 分析说明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答案】公务员制度是指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待遇、退休、监督、保障等各个具体制度和体制系统的有机构成总体。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政府机关的人事制度,由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转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干部管理体制,使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政府工作人员,从干部队伍中分离

出来,形成符合政府机关特点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用人与治事更好地结合起来; 改革了单靠推荐、领导考察等传统选拔人才的方式,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公开、平等、竟争、法规原则的用人环境和人员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

(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有利于消除原人事制度所形成的干部、工人及不同所有制单位人员身份上的界限,打破不利于人才成长的各种束缚,让各类人才凭着白己的德才素质,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从而为公民平等行使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提供更多形式和途径,保证宪法的规定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3)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反对腐败、搞好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反对腐败,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能从多方面促进廉政建设:一是通过开展权利义务、纪律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抵制腐败因素的影响; 二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堵塞管理卜各种漏洞; 三是通过考核、回避等制度和公开化管理,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创造廉洁行政的良好环境; 四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改善公务员的生活待遇,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抗御腐败的能力。

(4)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利于造就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干、高效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形成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7. 你如何理解学校效能?

【答案】(1)学校效能的含义

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它包括学生学业学习成就、学生生活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发展、教师教学投入、家长肯定度、小区支持、学校气氛、学校公共关系、资源的获取以及行政绩效等等,因而能够达成学校教育的目标。

(2)高效能的学校应具备的特征

①在行政领导方面:在高效能的学校里面,校长领导有方,有卓越的教学领导能力,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并能逐步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 能致力于建设优质的学习建筑环境以及和谐的校园气氛; 支持并贯彻教育政策与措施,同时不断创新精进,提升教育质量; 能力行学校行政透明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与人性化。

②在教师教学方面:在高效能的学校里面,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能参与学校的决策; 工作满意度高,同事之间合作关系融洽; 教学认真、教法得当; 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师生关系良好; 能持续研究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③学生学习方面:高效能的学校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能采用有效的方法维持学生纪律; 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机会,赋予学生责任与自治; 学生学业表现良好,并能得到系统客观地评价; 永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