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680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强化
【答案】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那么这一刺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或称强化刺激),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强化。强化物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一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了一次强化。比如,给予微笑、赞扬、奖品,允许参加个体所喜爱的活动等,都是在对希望个体学会的某种行为或个性品质进行正强化。
2. 压抑
【答案】(1)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先于其他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
(2)压抑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它,那些会带来焦虑的观念和欲望被禁闭在本我之中,人意识不到它,焦虑自然会大大减轻。
(3)压抑有两种情况:
①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
②是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
3. 自我效能感
【答案】(1)含义
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这是一个与罗特的预期很相近的概念。
(2)影响
①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如果一个人对某行为或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则会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地去执行这种行为、完成这种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和任务。
②高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更为勤奋、忍耐、持久的努力,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为自我效能感带来更多积极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相反,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从而加剧失败,导致更低的自我效能感。
【答案】阴影是分析心理学的一种术语。代表与个体同性别的原型,影响个体与其同性别人的关系。荣格认为,这是人格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人最基本的动物性,很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最危险的,是人身上所有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
5. 新精神分析
【答案】新精神分析亦称“新弗洛伊德主义”。
(1)广义指一些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未脱离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基本理论的框架,但对其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亦有主张两者是经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过渡或中介)、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对象一关系学派(克莱因学派)、瑞士的存在主义分析学派6个学派或分支。
(2)狭义专指美国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后从美国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6. 人格心理学
【答案】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问的关系;
(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
(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
(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
(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7.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也称认知力式,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力式,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认知方式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答案】(1)心理能亦称“心理能量”。分析心理学术语。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能量系统,除生理过程中存在的机械能、电能和热能外,还有在心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它服从一般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弗洛伊德将其主要归结为性本能能量,即力比多能量。力比多能量的不断转换或重新分配导致人格的变化和发展。
(3)荣格亦视这种能量为人格发展所必需,但用“心理能”一词代替“力比多”,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的生物能量,不限于性本能能量,还包括本能、欲望、意志、感情、注意、工作力量等所有的生命力。除来自本能外,主要通过人的所见、所感、所闻等经历和体验获得,并存在于特定的经验之中,通过不断的转移和配置使人格保持动态平衡。
9. 认知方式
【答案】(1)含义: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与智力没有必然联系,是自幼形成的一种认知活动的习惯方式。其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实验心理学家在知觉、思维等领域所发现的个体差异引起。
(2)种类: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研究发现有30余种。如场依型与场独立型等。之后,学者们分析已提出的众多认知风格的名称描述,发现有许多其实是相同维度的不同名称,而最基本的是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两个认知维度。
(3)测量方法:相关的测量方法有身体顺应测验,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
(4)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它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认知活动的影响,进而根据不同的认知方式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育领域具有特殊意义。
10.系统脱敏疗法
【答案】它又称为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或恐怖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或恐怖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恐怖反应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
系统脱敏疗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放松训练:在对求治者系统脱敏治疗之前,必须教会求治者如何进行肌肉放松。
(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方向,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按照他的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从大到小地顺次排列。
(3)分级脱敏练习:由施治者作口头描述,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想象、忍耐和适应。一般从最低等级的恐惧、焦虑事件开始,逐步达到最高等级的恐怖事件。
11.反向作用
【答案】反向作用是指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被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但个体唯恐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