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大学文法学院804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再贴现率
【答案】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的利率。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筹资,它可以把企业向它贴现的票据再贴现给中央银行取得资金,也可以开出期票并用政府债券作担保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这样,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从而达到调节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中央银行认为总需求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 反之,当需求过大,出现通货膨胀时,就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以限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抑制投资。
2. 房地产市场
【答案】房地产市场是指将房地产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实行有偿使用或转让的场所和关系。房地产市场包括房产市场和十地市场。十地市场在我国目前只出售十地的使用权而小出售所有权,十地买卖都规定有使用的期限,期限依土地使用的性质不同。房产市场既可出卖所有权,也可不出卖所有权而只出卖使用权。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
(1)经营对象具有地域性,并且是非流动性商品;
(2)房地产价格具有上浮性;
(3)具有垄断性。因为土地是有限的,优等地更有限,这就造成了土地使用权的垄断,发展房地产市场有利于促进住宅商品化和土地有偿使用,有利于缓解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国有资产价值流失,并可为建筑技术、建材工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3.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被社会或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经营、使用等诸方面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虽然由于承担职能的不同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共同占有剩余产品,以消除人们在经济上的对抗和剥削关系。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 民营经济
【答案】民营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条件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私人占有较多的生产资料,主要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和经营,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国家对民营经济应本着兴利除弊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制定有关民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充分利用它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方面。民营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服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5. 股份制
【答案】股份制是指以入股方法把分散的、属于小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自负盈亏,股东以确认的股份享有利益或承受损失的一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股份制是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即股份制企业)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狭义的股份制企业仅指股份有限公司。日常中,一般用的是狭义概念。它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企业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组织企业。它是对外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负有民事责任、依法独立经营的企业法人。
6. 自然资源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能为人们利用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自然资源可以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四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它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2)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而且它对产品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影响很大;
(3)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自然资源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布局。
7. 法律保护手段
【答案】法律保护手段是指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和实施各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经济法规,借以保护各种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合同的贯彻执行,保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及市场主体正当的权力和利益,保护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答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没有剥削的和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服务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继以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
品经济和以资本家所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后出现的历史上新型的商品经济。它只同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互相交换劳动相关联,是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服务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之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集体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二、简答题
9. 现代企业制度有其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工人还算不算是企业的主人?
【答案】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工人仍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
(1)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改变工人主人翁的地位
①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的只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企业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在企业不同成员之间分配权力。法人治理结构最基本的就是要解决权力制衡与利益激励和约束问题,即责、权、利的统一。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工人地位的确立必须符合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有国有企业工人的参与。
②将员工列入法人治理结构中,让员工对传统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成员具有制衡作用,是矫正当前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运作的良方。如果上述权利能够得到保证,在股东代表人不到位时,员工可以督促他们; 在董事、监事、经理不忠于职守时可以通过责任追究权约束他们; 当出现轻率决策、挥霍公款、拖欠债务与转移资金时员工可以要求他们承担责任。
③将员工列入法人治理结构中,完全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原则,应当将这一原则具体地落到实处。赋予员工参与法人治理的权力,没有剥夺股东的收益权和其他权益; 没有剥夺董事、监事、经理的经营管理权; 没有增加员工对公司的额外要求,不减少公司收入。如果引发冲突或约束的话,也是与那些违法的、违反章程的、违反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冲突,当然要加以制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工人主人翁地位的保证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企业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关系,是平等、互助合作的联合劳动关系,职工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职工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