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要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适用于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答案】经济现象是极为复杂的,其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单一方程所能描述的那种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这时,就必须用联立的计量经济学方程才能描述清楚。所以与单方程适用于单一经济现象的研究相比,联立方程模型适用于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即经济系统。
2. 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样本数据有哪几种? 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常用的样本数据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虚变量数据。
(1)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例如20年全国的GDP 、各年的商品零售总额、年进出口总额等;
(2)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例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等;
(3)虚变量数据也成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或1,例如性别、身高是否大于165厘米等。
3. 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案】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
(1)设计理论模型,包括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 (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3)估计模型参数;
(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二、计算题
4. 下表列出了某年中国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每个家庭平均全年可支配收入(x )与消费性支出(Y )的统计数据。
(l )试用OLS 法建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3)如果存在异方差性,试采用适当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
【答案】(1)EviewS 软件下,OLS 的估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故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方程为:
(2)异方差性检验
首先,采用G-Q 检验。在对20个样本按x 从大到小排序,去掉中间4个个体,对前后两个样本进行OLS 估计,样本容量为8。
前一个样本的OLS 估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后一个样本的OLS 估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于是得到如下F 统计量: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6,6)的F 分布的临界值为因此拒绝原假设,表明原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选择其次,采用White 检验。在对原模型进行OLS 估计后的结果窗口中(图1)
,得到如图5的检验结果。 “view\ResidualTestS\whiteHeteroskedasticity(noerossterms )”(图4)。由于4.8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