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物营养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假设王五的消费决策遵循费雪两期模型,王五在第一期的收入为1000元,第二期的收入为3100元,他可以按市场利率子借贷或储蓄,现在观察到王五在第一期消费了2000元,在第二期也消费了2000元,那么市场利率是( )。

A.5%B.8%

C.10%

D.12%

【答案】C

【解析】由费雪两期模型可知,, 代入已知条件,解得市场利率为10%。

2. 假设一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0.8,平均所得税税率为0.25,此时,如果中央政府决定增加该国西部高速公路建设财政资金50亿元,给定其他经济环境不变,那么,根据简单乘数模型,这一政策将会使该国GDP 发生怎样的变化? ( )

A. 下降50亿元

B. 上升125亿元

C. 下降125亿元

D. 上升50亿元

【答案】B

【解析】由,所以当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水平增加50×2.5=125(亿元)。

3. 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中,投资支出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 )。

A. 总需求曲线更趋平缓

B. 总需求曲线更趋陡峭

C. 对总需求曲线无影响

D. 总供给曲线更趋平缓

【答案】A

【解析】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价格的一个微小变化导致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会导致投资大幅度下降,因而会使产出降低很多,即价格的变化对应于更多的产出下降,则总需求曲线更加平缓。

4. 假设一辆自行车在美国卖300美元而在英国卖150英镑。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美元兑英镑的名义汇率是( )。

A.0.5

B.1

C.2

D.2.5

【答案】A

【解析】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人们可以用一辆美国自行车去交换一辆英国自行车。所以300美元乘以名义汇率应该等于150英镑,这样可得1美元可以兑换0.5英镑,名义汇率为0.5

二、论述题

5.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普遍陷入颓势,但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率先显露复苏迹象,2010年5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近50%,成果令人瞩目。这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强烈指责,美财长盖特纳称人民币币值变动对世界经济极其重要,要求中国进行根本性汇率改革。这显然是自2010年下半年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延续。人民币估值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试用经济学原理从利弊两方面分析说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人民币的汇率使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即一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量。人民币升值指的是一单位美元换算的人民

币数量变少,汇率下降了。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①有利于缓解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人民币的购买力,这将会从以下方面促使物价下降。首先,本币升值导致本国商品的竞争力下降了,从而进口增加,而大量进口商品的涌入构成了对本国同类商品的竞争压力,进而该类商品的价格水平下降,最终促使物价下降。其次,本币升值意味着进口相对更便宜,因而相对来讲,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资源等的成本降低了,进口型企业从中获益,进而导致这类企业的产品可以以较低价格出售。

②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首先,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愈发受到自然资源和能源紧缺的威胁,而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中国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利用国外的资源和能源,减轻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同时,对于部分依靠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本币升值也将有利于它们的发展。

③有利于改善因我国经常性的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的恶劣的国际贸易环境。本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缩小中国目前的贸易顺差,将达到改善国际关系的作用。

④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等量的人民币能够获得更多的外币,这相当于减少了国内企业在海外的运营成本,使得在国外投资更加有利可图,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和市场扩张。

⑤有利于减轻我国的外债压力。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到期偿还国际债务时外币换算的本币数量

减少,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的外债压力。

⑥在非制造业方面,如科、教、文、卫等领域将有重要意义。例如,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将有更多的家庭能将子女送到海外自费留学。

⑦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GDP 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会随之上升。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①从短期来讲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甚至可能造成我国的经济波动。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即净出口减少,因而总需求减少,进而使得国民产出减少。按照乘数一加速数模型,这有可能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遏制外资进入中国,也从另一个方面遏制了国内GDP 的增长。

②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使得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失业增加,特别是出口减少会使得人量出口型企业被迫缩减生产、裁减人员; 其次,本币升值意味着国外企业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成本变相提高了,从而可能会减少直接投资,进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再次,本币升值导致出国就业的收益相对减少了,因而劳务输出会减少,反过来形成对国内的就业压力。

③减少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收益。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将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被动缩水,减少了外汇储备的收益。

④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人民币升值可能增大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目前国际上对人民币具有较强的升值预期,当这种预期变成事实,人们则会进一步确信人民币还可能再次升值,从而增加对人民币的投机性需求,“热钱”大进大出势必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

⑤许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将直接受到冲击。例如在农业领域,许多基础性作物的内外价格差距很大,即使在现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市场开放已经让国人惴惴不安。而国有企业占很大份额的钢铁、化学等原材料产业同样缺乏竟争力。人民币升值后,这些行业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6. 自然失业率由哪些部分构成? 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整的是哪一种失业? 中国失业率的构成与发达国家失业率的构成有什么区别?

【答案】(1)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存在与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也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寻找工作的成本和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有关。自然失业率为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经常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会有一些人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供求之所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