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硕士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可贷资金论(The Loanable FundsTheory of Interest)
【答案】可贷资金论是指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提出的一种利率理论。该理论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作用的观点。
它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其中投资和货币需求均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其中储蓄和货币供给均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为: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上,均衡条件如图。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则货币供需力量的变化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宄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
图 可贷资金理论
2.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答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英、美两国即着手设计新的国际货币秩序。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的代表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商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通
,总称《布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 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 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会议协议雷顿森林协定》
条款所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运转赖以维持的基本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它对会员国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 维持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2)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另外,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比价,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在出现国际收支根本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可以进行汇率调整。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会员国在需要 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将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再以用黄金和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借用的外汇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审查和发放贷款时是很严格的。它要求会员国提供大量的资料,并针对各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4)废除外汇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也存在一些例外。
(5)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当一国国际收支持续盈余,并且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75%以下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将该国货币宣布为“稀缺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按赤字国家的需要实行限额分配,其他国家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性限制兑换,如限制进口该国的商品和服务。但这一条款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布雷顿 森林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
(1)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即存在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汇率制度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整。
(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经济目标。由于有这些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彻底瓦解。
3. 冲销性外汇干预(sterilized foreign exchange intervention)
【答案】冲销性外汇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 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
4. 经济衰退(recession )
【答案】经济衰退是指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也就是由高峰向低谷过渡的阶段。习惯上只要实际GDP 出现连续六个月的下降就认为经济出现了衰退。通常,在衰退时期实际GDP 会下降,同时消费者的支出也会剧烈下降,企业的存货会增加,生产会减少。劳动的需求量会减少,其直接的
反应就是失业率会上升。在衰退时期,对价格的压力大大减弱,这时通货膨胀率会下降,甚至会出现通货紧缩。
二、简答题
5. 简述我国当期金融体系的构成。
【答案】目前我国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商业性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与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合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存在的金融体系。
(1)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中央银行的专业金融管理职能,具有各国中央银行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是我国的货币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2)商业银行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和中外合资的商业银行等构成。
①国有制商业银行。四家国有制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②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以股份制形式筹资成立的,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银行业务活动的商业银行。目前有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以股份制形式筹资建立在一定区域内设置分支机构开展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③外资商业银行。在我国外资银行机构可以通过五种形式进入银行业市场:成立外资独资银行、建立合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购买中国银行的股份、与中国银行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3)政策性银行
1994年,我国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4)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由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
6. 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关系。
【答案】(1)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有三个基本经营原则,即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①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是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因。银行的盈利是放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以及各种服务收入,扣除付给存款人的利息、银行自身的运营成本和费用所得的差额。充足的盈利可以扩充银行资本、扩大经营、增强银行信誉以及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如果银
行无法盈利,投资者将丧失信心,银行的信誉将下降,可能引发银行的信用危机,导致客户挤兑。
②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银行的特点在于极其依赖于从外部借入资金经营,因此安全性对于银行非常重要。它既体现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