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15传播实务之现代广告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才能写好广告口号?

【答案】广告口号又称广告标语。广告口号在写作上要符合以下几项要求:

(1)简明易记。广告口号的目的,在于通过反复宣传,使消费者留下对商品、劳务或企业的印象。因而广告口号一定要简短,易于记忆。

(2)富有特色。要尽量使广告的口号与其他企业广告口号区别开来。一个平淡无奇,毫无特色的口号,很难给消费者留下什么印象。

(3)要有感召力。广告口号应该具有某种魅力,产生号召、鼓动、感染的力量,才可能产生效力。如香港黄需先生曾为人头马酒写出广告口号:“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就非常具有感召力。广告口号写得生动、有趣,也会产生一种感召力。如“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总之,要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才会引人注意,发挥感染作用。

(4)要注意文化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广告传播越来越国际化,而随之而来的是广告传播如何与地方化结合的问题,跨文化传播的问题。由于广告口号在广告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国际广告口号如何在当地落地,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5)要有承接和转化。广告口号是在一段时间内经常使用的,但不是说一成不变。随着市场变动和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广告诉求重点转移等因素,广告口号也应相应地有所创新,注意承前启后,处理好连贯与转化的关系。既要注重品牌形象的一惯性,又要考虑市场变化和营销策略的需要。

2. 为什么名人广告被经常运用?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名人广告被经常运用的原因有:

①能够增加注意率和知晓度

名人广告能够充分利用代言人的知名度,利用品牌与名人之间的某种联系,迅速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广告受众的注意,扩大知晓度。

②能够产生从众效应

名人在特定的范围或领域当中拥有大批的拥护者甚至崇拜者,用名人为品牌代言,利用受众对成功人士的崇拜心理,可激发他们效仿名人的消费行为,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与较高的购买意向,从而刺激产品销售。

③能够增大产品的附加值

名人自身的魅力会为品牌增加独特的附加值,丰富品牌的形象,使品牌增加身价。代言名人的身份、地位、个性、品位,很容易就会被转移到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与评价中; 名人的人格魅力通过广告代言活动延伸到产品品牌之上,可使品牌获得附加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④能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请名人做品牌代言,一般费用比较昂贵。但如果选择的名人正确、恰当,所获得的效益远大于投入。美国、日本等广告发达国家,一直坚持邀约名人做广告,就是因为其市场回报率相当高。一些国外品牌进入我国市场时,注意选用我国的一些明星做广告,利用其在中国的知名度,很快打开了我国的市场。虽然出价不菲,但得到的收益却很高。

(2)选择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密切关注名人的美誉度

判别名人更重要的是他的美誉度,即其是否在社会中构建了美好形象。一选择名人特别是明星代言广告时,必须对他们的公众形象、责任心、亲和力、个人操守、为人处世原则及其在业界的口碑和声誉等进行长期、填密的考察,绝不能仅看到知名度而忽视其美誉度。

②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可信

名人在广告中对有关商品信息进行证实、示范,对其功效进行演示、陈述,虽然有一定情节、有表演的成分,但所有的内容都要求真实可信,不能虚构造假。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演员自身的真实性; 二是演示内容的真实性。由于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广告如向受众传递虚假信息,其危害性更高。

③防止名人运用无边界

广告演员具有特定的角色形象,而受众往往是通过名人的形象特征和个性特点等来认识、记忆广告所指向的产品的,如果一位名人过多地拍摄各种品牌的商业广告,就会淡化他(她)与某一特定品牌的关系,降低广告对消费者的冲击力,导致受众广告信息接收的混乱,会削弱消费者对代言人的信任并影响广告内容的可信性。

④保持广告风格的连贯性

为避免消费者产生厌倦心理,广告主一般不会长期运用同一位名人作为品牌代言人。选择新的代言人,必须注意保持原有风格的延续性,避免出现落差、断裂现象。应确保代言人形象与品牌形象的统一,不断用相同的信息刺激受众的视听感官,强化记忆。否则,会稀释已有的品牌个性,模糊既定的品牌位置。

3. 试述广告准则的内容。

【答案】根据广告准则作用的范围以及重要性的不同,广告准则可以分为一般的广告准则和专门的广告准则。一般广告准则的内容包括:

(1)要能促进文明建设。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2)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广告内容应真实地、客观地传播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不能传播虚假信息欺骗受众,或对受众产生误导。

(3)广告要具有可识别性。特别是利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发布广告时,必须有专门的标记作为提示,以便广大消费者将广告与新闻区别开。

(4)广告不得含有贬低其他商品或服务的内容。

(5)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此外,还有一些广告应当禁止的情形,如“禁止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等。

专门广告准则的内容主要有:涉及专利的广告,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烟草广告,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农药广告等。

4. 我国当代广告的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对旧的广告业进行了彻底改造,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点上开始建设新中国的广告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代广告业的恢复和发展始于1979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播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首次播出人参桂酒的广告,标志着我国(大陆)电视广告的发韧。此后,我国广告业驶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具体表现在:

(1)广告费持续增长

广告费的投入多少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广告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当代广告湘刚刚恢复之时,1979年全年广告收入仅有1500万元,而到1989年,广告收入己达19.99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0倍还多。

(2)广告公司在发展中成长

广告公司的数量、业务能力都显著提高,同时,海外广告机构陆续进入,带来了较高的作业水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我国本土专业广告机构的建设发展起到借鉴、示范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

(3)广告媒体多重变化

近30年来,广告媒体无论在规模上或是在质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国大众传媒机构原来多是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变为主要通过自身经营收入来生存和发展,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广告设计制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所有这些,都为传递广告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企业广告意识加强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广告意识不断觉醒,广告主意识不断加强。从最初的对广告持批评、怀疑态度,到一个广告能够救活一个产品、救活一个工厂,再到后来通过广告经营品牌、开拓市场,广告成为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5)广告管理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当代广告管理工作也从分散到系统,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向以法治为核心的综合管理,逐步规范化。广告自律逐步走向纵深。广告经营单位、大众传播媒体和企业等广告主体,为加强行业自律,优化竞争环境,做出了许多努力。

(6)广告研究、教育进步较快

早在20世纪初,我国高等院校里就开设了广告方面的课程,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广告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深入探讨和正规建设,并取得较大成果,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这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