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答案】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角度讲,是指整个社会全部教育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或国家为教育部门所投入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微观角度讲,是指一定部门,一定地区或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状况,特别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用于发展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一方面要广辟教育投资来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教育浪费。
2. 教师工资制度
【答案】教师工资制度是指中国实施的关于教职工工资的规定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1985年开始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其特点是把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本人负担的实际职务密切结合起来。所谓结构工资,是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部分组成。中小学、幼儿教师同时实行教龄津贴。高等学校教学人员职务名称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分列:实验人员按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分列; 科研人员及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的职务名称系列分列。中小学教学人员职务名称按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分列。高等和中初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也有相应的职务名称。职务工资以职务确定。工资的前三部分按国家统一标准规定,奖励工资以个人劳绩而定。工龄和教龄工资标准统一,数量因工龄和教龄长短而异。1993年10月后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与国家机关职务级别工资制脱钩,以体现教育事业单位特点。教学人员工资由职务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职务等级工资为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占工资的70,主要体现工作能力、责任、贡献、劳动的繁重复杂程度,适当体现年龄差异; 津贴具有浮动工资的职能,主要体现各类人员岗位特点、工作实绩和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占工资的30。这次工资改革,具体贯彻了《纲要》的精神,落实了《教师法》中的有关规定,较之1985年的工资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3.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答案】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证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公民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意在藉此促进教师职业专门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教师法》和1995年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中,对教师资格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首先是教师资格的条件:①必须是中国公民; 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③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教育教学所必要的身体条件; ④具有规定的
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其次是教师资格的认定。达到了上述教师资格条件,并不意味着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还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认定,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关于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定教师资格,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第二,不同的教师资格分别有不同的认定机关,如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机关认定;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经县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审查后,还要报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认定。第二,认定机构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教育行政机关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小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
二、简答题
4. 教学计划管理应当如何实施?
【答案】教学计划管理的实施有如下几步:
(1)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要制定全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校长亲自主持,教导主任协助制定。其次,要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本组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由教研组长负责,在全组教师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经主管校长或教导主任批准后执行。最后,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应于开学初提出,经教研组长同意后,交教导主任或主管校长审查批准后执行。
(2)执行教学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体系一经形成,即成为一定期限内全校师生的行动依据。管理者要合理调度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使教学计划由设想转化为现实。
(3)检查执行情况
检查执行情况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全面检查能够把握全局,便于发现教学计划执行中的倾向性问题; 专题检查可以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便于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平时检查有利于动态地掌握真实的情况,避免问题堆积以至积重难返,可以采用参加教研组活动、随堂听课等方法进行; 定期检查的时间、人力相对集中,便于厂解各个方面的教学情况,一般在期中、期末进行,常用的方法是资料分析、听取汇报等。
(4)评价教学计划
对教学计划管理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是一个依据执行情祝对教学计划重新审视的过程。通过评价,可以对成绩和问题作出客观、理性的分析,以便掌握教学管理的规律,改进以后的工作。
5. 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案】所谓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和优缺点如下:
(1)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
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一般设教育部或教育委员会,其职能是管理全国所有的教育机构,确立学校教育方针和原则,编制教育经费计划和管埋教育经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考试的时间和内容,管埋学校教职员人事,制定学校规则,监督检查和指导全面的教育工作。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划。法国教育管理属此类型。有些国家为补充教育集权制的不足,在教育行政机构之外设立由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各种咨询审议机构,回答行政当局的咨询,行使有关教育的各种诉讼、惩罚案件的预审或终审等职权。
(2)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小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②缺点: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极容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以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不能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 教育督导评估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教育督导评估是教育督导部门进行的教育行政评估,它是代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有关部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教育质量、效益,以及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督导评估也可以称之为评估性督导,是督导与评估的有机结合,评估既是教育督导的重要手段,又是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的职能。
从评估主体上讲,它是以教育督导机构为评估主体的,代表同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活动。
从其存在的状态讲,它是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任务、内容、环节、手段而存在和进行的。 从其目的、运作的程序与方法手段讲,它是评估活动,是从评估主体进行区分的一种评估活动。
因此,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应该遵循评估活动的规律,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确保督导评估的效能。
7. 为什么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
【答案】西蒙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原因在于:
(1)管理的对象无论是改造一个旧系统或者建设一个新系统,它都表现为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他人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
(2)决策就是管理者或决策人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性方案中,经过决策论证和价值判断选择出既满意又可行的方案的行为。
(3)管理决策一旦失误,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其后果的危害性就越大。在西蒙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4)在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管理者在目标设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