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2.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3. 教师聘任制度

【答案】教师聘任制度是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制度。其特点是任职条件因需要而定,聘任双方均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双向选择,地位平等,任职期限固定,任务与酬金明确,聘任期满后根据本人表现、工作能力、单位工作岗位需要,决定去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和科研上作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师职务岗位,并规定其明确的职责:②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各级教师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 ③由学校校长在具有相应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中择优聘任; ④学校和教师双方遵循地位平等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幼教师职务有一定的任期,教师在任职期间,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

二、简答题

4. 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答案】(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

教育行政组织是作为一类行政组织或者说国家行政组织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指依据国家制定

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教育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首先,教育行政组织的全部活动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国则为人民教育意愿的体现,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次,教育行政组织是运用国家权力,行使行政权,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世界各国虽然国家体制不尽相同,但作为管理政务、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组织,都形成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上下沟通、密切配合的层级式组织体系。教育行政组织也不例外。这是由于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都有一定的职权范围,承担一定的任务,在整个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在实现其职能时,需要同上下左右的组织进行沟通与协调。

5. 如何理解学校组织的性质? 根据这种性质你认为对学校组织的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学校组织的性质

学校组织的权力结构是行政、学术二元化结构。各级学校的学术层次越高,二元化的特征越明显。这种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术组织的力量,强化民主机制,但也可能导致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削弱对必要的制度与纪律的建设。

(2)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

①精兵简政,与学校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校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以提高效能和效率为指导思想,坚持因事设岗,组织建设围绕学校目标和任务进行,不设冗员。贯彻这一原则,应该做到:

a. 对校内机构和职位的设置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以追求效能和效率为目标。

b. 打破狭隘的专业分工观念,坚持各岗位人员满工作量,以此确定人员总体编制,以此为基础,倡导工作人员一专多能,最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工资”的组织建设目标

②统一领导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学校工作中,只能有一个指挥中心,每个下属只接受一个直接上级的领导并且对他负责,管理者不可越级指挥。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 正确处理校内的党政关系,在中小学落实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确立校长行政指挥中心的地位。

b.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关系,保证指挥到位。 c. 领导者要敢于授权,善于授权,避免工作中越姐代厄。

③分工协作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校组织建设中要根据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进行专业分工,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立专业部门开展专门领域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但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各个专业部门和人员分工不分家,彼此互相合作,紧密配合,以组织的内在联系保证上作有系统地进行。贯彻这一原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

a. 依法治校,将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办作关系以制度形式明确加以规定,不留缺口。对完

成新设任务的部门,尤其要仔细研究其协作关系。

b. 学校在考虑各部门合理利益的同时,要对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部门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定期轮换岗位,是削弱这种倾向的手段之一。

④职、责、权相一致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任何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应严格承担起与其职务相一致的责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并享有完成职责所必需的权利。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

a. 规范地建立岗位责任制,以文件形式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质量要求,确定管理者应向其提供的各种条件,并规定完成或没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

b. 建立双向监督机制,既监督工作人员尽责情况,也监督领导者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利的情况。

⑤建立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为f 保障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准确和防止领导干部读职、腐败现象的产生,应尊重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从组织和制度上加以保证。贯彻这一原则时应做到:

a. 实现组织落实,切实建设好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不仅应使其组织健全,而且应切实落实它们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使其职责制度化和活动规范化。

b. 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应进一步扩大职权并具有相对独立性。

⑥因校制宜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每所学校在设置组织机构和制定制度时,不应千篇一律照搬某种模式,而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自己需要的结构。

6. 教育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案】教育信息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信息管理的主体来看,需要履行以下主要职能:收集与沟通、分析与解释、预测与引导、研究与开发、公开与保密。

(1)收集与沟通

①信息收集

收集信息是教育行政部门最基本的信息管理工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教育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并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进行决策与规划提供信息基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在收集信息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信息服务的对象需要进一步拓宽。教育行政部门在收集信息时,应该考虑公众的教育信息需求,而不是把上级作为唯一的信息服务对象。

二是教育信息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指标体系不仅要涉及教育投入和教育结果,还应该涉及教育背景与教育过程。

三是确保教育信息的真实性。教育行政部门在收集信息时要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②信息沟通

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向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还应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而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