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计算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 )。
A. 积差相关
B. 等级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双列相关
【答案】A
【解析】积差相关系数是用来表示两个呈线性关系的正态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满足4个条件,两列、正态、连续、线性,故使用积差相关。
2. 速度测验的功能在于识别个体做题的最快速度,通常由大量( )的题目构成。
A. 高难度
B. 难度较高
C. 中等难度
D. 相对容易
【答案】D
【解析】速度测验的功能在于识别个人做题的最快速度,通常包括大量相对容易的项目;难度测验的功能在于识别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通常包括各种难度不等的项目。
3.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不一定需要( )。
A. 测验的目标分析
B. 测验的编写
C. 制定常模
D.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答案】C
【解析】按照参照标准的不同,测验可以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制定常模是常模参照测验的程序,但目标参照测验则不需要制定常模。
4.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 中等
B. —般
C. 局
D. 低
【答案】C
【解析】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5. 假设你要测查一个儿童的智力,你测量了他眼眉以上头的周长,你测量了5次,得到了一个平均值,然后将平均数乘以7得到该儿童的IQ ,这种测量IQ 的程序( )。
A. 不可信,也无效
B. 不可信,但有效
C. 可信,但无效
D. 即可信又有效
【答案】C
【解析】测量该儿童眼眉以上头的周长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的,即是可信的。但是用眼眉以上头的周长乘以7得到IQ ,则是没有根据的,即是无效的。
6. 下列表示智力的指标中,依据测验分数常态分布来确定的是( )。
A. 心理年龄
B. 智力年龄
C. 比率智商
D. 离差智商
【答案】D
【解析】离差智商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心理年龄即智力年龄,其意义是被试的智力水平相当与多大年龄的儿童。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
7. 下列属于团体测验的是( )。
A. 比奈—西蒙测验
B. 陆军甲种测验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瑞文测验
【答案】B
【解析】陆军甲种测验是用于招募和选拔士兵的团体智力测验。其他三项测验都属于个别智力测验。
8. 根据测量理论,( )的做法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A. 增加同类题目的数目
B. 提高被测群体的同质性
C. 对主试进行统一培训
D. 筛选题目,使题目难度中等且正态分布
【答案】B
【解析】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有:
①适当増加测验的长度,増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题目具有较好同质性的题目;
②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③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④选择适宜的时间间隔;
⑤主试者严格执行施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施测场地按测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⑥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9.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
A. 特质
B. 心理疾病
C. 行为样本
D. 生理疾病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0.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
A. 百分数
B. 四分位差
C. 百分位差
D. 百分等级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年龄组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 分数。
11.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