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3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保持量=(认对刺激数目-认错刺激数目)/(新刺激数目+旧刺激数目)×100%,采用这个公式计算,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是( )。

A. 再认法

B. 自由回忆法

C. 节省法

D. 系列回忆法

【答案】A

【解析】再认法是指测验中向被试呈现其学习或识记过的材料,并在其中混杂一些新的但与

,让被试根据他们是否学习过来判断,并以“是”或“否”所学习过的材料相似的项目(如单词)

作出反应。本题保持量的计算中涉及新、旧刺激,即己学过的刺激与未学过的刺激,是再认法保持量的计算公式。

2.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的简单反应时是300ms 辨别反应时是450ms ,选择反应时是850ms 。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

A.550ms

B.400ms

C.150ms

D.100ms

【答案】B

【解析】选择反应时包括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的时间和基线时间; 辨别反应时则包括刺激辨别时间加上基线时间:因此选择的时间等于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3.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 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 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 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 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 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

D. 复杂反应时

【答案】B

【解析】多个刺激对应多个反应的反应时属于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是单个刺激对应单个反应的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是对多个刺激中的一个进行反应的反应时。

4.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5.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

A. 统计结论效度

B. 外部效度

C. 构思效度

D 内部效度

【答案】D

【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因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因素所导致的。是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6. 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A

【解析】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如可采用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等。

7.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答案】B

【解析】色光的混合遵循加色法,任意色调的混合色光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黄、蓝)的混合获得。因此需要的单色仪为三台。

8. 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实验中实验者主动加以操作、变化和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本题中,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是要加以操作和控制的变量,所以是自变量。本题中的因变量应是识记成绩。控制变量是指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发生混淆,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材料显然不是使实验发生混淆的变量。

9. 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试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 )。

A. 引言

B. 方法

C. 结果

D. 讨论

【答案】B

【解析】实验报告在方法部分主要阐述:①被试,数目、选择方式、年龄、性别以及分组等情况; ②仪器和材料; ③实验程序,包括指导语、控制条件、实验步骤及统计设计等。

10.Theios (1973)的研究中,呈现的是视觉刺激,每次出现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相当简单,只需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作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在一系列刺激呈现中出现的概率是20%~80%, 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并小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得出结论,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对于此研究的看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研究结论正确,因为对不同概率刺激的反应时是很稳定的

B. 研究结论不正确,反应时与错误率都是很稳定的

C. 结论正确,因为数据中存在速度一准确率权衡现象

D. 结论不正确,因为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解析】速度和准确性是反应时实验中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它们之间呈反向关系,这使得被试进行反应的时候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权衡,即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上升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