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3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补笔测验通常用来研究( )。
A. 前瞻记忆
B. 内隐记忆
C. 外显记忆
D 元记忆
【答案】B
【解析】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方式主要有:词干补笔和模糊字辨认。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
2. 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
A. 空问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动作误差
D. 时间误差
【答案】D
【解析】当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继时呈现时,由于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因此,需要平衡时间误差,应采用ABBA 法。空间误差是由于两个刺激呈现的空间上的差异产生的误差。期望误差是指被试在长时间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快点到来)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动作误差是由于被试的操作所引起的误差,通常在平均差误法中会出现动作误差。
3. 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 )。
A. 交叉滞后设计
B. 时间序列设计
C.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D. 不相等对照组设计
【答案】D
【解析】不相等对照组设计的实验模式是具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被试均进行前测和后测验,以便于对照比较。
4. 闪光融合仪通常用来考察( )。
A. 闪光灯效应
B. 联觉现象
C. 似动现象
D. 诱动现象
【答案】C
【解析】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眼睛时,会产生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而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是一个完全稳定的或连续的光。这一现象叫闪光融合。似动现象是有一定距离的两个闪光,因为产生闪光融合而使人形成的运动错觉,常用闪光融合仪进行研究。
5. 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是以( )为横轴。
A. 击中率
B. 虚报率
C. 漏报率
D. 正确否定概率
【答案】B
【解析】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是在以虚报率为横轴、击中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中,根据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
6. Sternberg 认为,人的信总加工过程是( )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
A. 系列
B. 同时
C. 个别
D. 独立
【答案】A
【解析】Sternberg 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进行的,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这些构成了反应时加因素法的基本前提。
7.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 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 )。
A. β增大,d' 增大
B. β减小,d' 不变
C. β增大,d' 减小
D 两者均不变
【答案】B
【解析】在信号检测论中,d ’是辨别力指标,是观察者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度量,一般情况下
是比较稳定的。β是被试的反应标准,β>1则被试的反应标准较严,β<1则被试的反应标准较宽松,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被试将会采用相对宽松的反应标准,即β减小,而辨别力指标受到噪音与信号强度以及被试者自己的感受性的影响,而不受奖惩条件变化的影响,因此,保持不变。
此题,已进行相应修改,原题B 选项为β增大,d ’不变。
8. 研究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 )。
A. 形容词检表法
B. 时间抽样法
C. 情绪诱导法
D. 刺激反应法
【答案】B
【解析】情绪的常用实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刺激反应法和情绪诱导法。刺激反应法是通过外部的刺激与反应来推断个体的内部情绪,这种方法只能研究情绪本身,无法研究情绪变量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对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方法是情绪诱导法。
9. SN 分布的平均数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SN 分布表示信号+噪音的分布,而N 分布表示的是噪音的分布。由于SN 分布是在原有的噪音刺激上再加上信号刺激,因此,SN 分布的平均数是大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即SN 分布永远在N 分布的右边。
10.Theios (1973)的研究中,呈现的是视觉刺激,每次出现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相当简单,只需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作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在一系列刺激呈现中出现的概率是20%~80%, 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并小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得出结论,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对于此研究的看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研究结论正确,因为对不同概率刺激的反应时是很稳定的
B. 研究结论不正确,反应时与错误率都是很稳定的
C. 结论正确,因为数据中存在速度一准确率权衡现象
D. 结论不正确,因为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