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2教育经济与管理综合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机关资材

【答案】机关资材是指满足办公需要小可缺少的机关物资设备。通常分为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二大类。固定资产是指价值较大,使用时间较长,能反复使用并能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物品。材料是指再一次使用后被消耗掉而不能复原的物质材料。低值物资是指固定资产和材料以外的、价钱较低、经使用后容易消耗的物品。

2. 制度环境

【答案】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的规则之和。制度环境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以宪法和法律结构为核心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决定政府改革的方向,制约其基本的价值选择以及具体的政策选择。在此意义上,政府改革的价值目标,不在于突破制度环境的架构,而在于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中有效地改变。

3. 华盛顿共识

【答案】“华盛顿共识”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1989年在《华盛顿共识》一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华盛顿共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推进其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包括十项内容:财政纪律、公共支出优先性的转变、税收改革、金融自由化、汇率、贸易自由化、外国直接投资、私有化、放松管制和产权。“华盛顿共识”全面和透彻地表现了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基点和理论逻辑,实际上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因此,其被作为新自由主义擅变为美国的主流经济学、主导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标志。

4. 逻辑分析方法

【答案】逻辑分析方法,又称哲学研究法,是指从哲学的观点出发研究公共行政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进而形成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有关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的工具包括:理性判断、非理性判断、逻辑推理、因果关系等等。

5. 激励——保健机制

【答案】现代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与人的工作有关的因素有两类:

①所谓的“激励因素”,如晋升、赏识、责任、工作成就、荣誉等,这些因素可起到激发人得的作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工作动力的作用;

②“保健”因素,如工资福利、安全保障、管理监督等,正如卫生保健不能直接激励人们努

力工作,但可以防止产生不满的工作情绪,维持最低的工作标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于工作的影响作用,不仅在现代企业人事管理中得到了重视,而且在现代的政府人事行政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应用。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健全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公务员考核制、奖励制和晋升制,能够增加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能够为公务员创造和提供被赏识、被肯定、被重视的机会,从而能够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激励因素的作用; 而公务员的工作福利制度,则可以保障公务员有安全、良好的正常生活,可以稳定公务员的工作情绪,因而起到了保健因素的作用。这几种制度在人事行政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就共同构成了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

6. 放松管制

【答案】放松管制是指里根政府推行的一项放松或解除国家对市场各类管制的改革。放松管制是相对于管制而言的。管制包括国家以各种经济、社会法规形式存在的规制,如国家垄断、国家干预等。放松管制的目的在于限制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让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做法是撤消和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鼓励企业竟争和兼并。放松管制的要义不仅仅在于“去国有化”,而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放松管制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里根执政的十多年间,美国经济迅速好转,1983年底开始了连续6年的高速增长。

7. 公共行政行动理论

【答案】公共行政行动理论是以现象学、符号互动论、释义社会学、批判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公共行政的传统理性模式并强调公共行政人员的主体性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美国学者米切尔·哈蒙为代表,以哈蒙的《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和哈蒙与理查德·梅尔合著的《公共行政的组织理论》等著作为主要的学术标志。行动理论假定人性是积极的,并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因此,应当通过启发人性加强组织内的沟通、理解,促成相互支持,实现组织的协调发展。行动理论还主张加强个体成员之间、个体成员与组织之间直接的接触,通过面对面主观意愿的表达,实现有效的互动,进而达成共识,借此实现公平与正义。

8. 行政沟通

【答案】行政沟通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内外的相关人员或团体之间在观念、意见、信息、感情方面相互厂解和相互认同的活动和过程。沟通是重要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减缓分歧、摩擦、对立和冲突,造成祥和融洽的氛围,化阻力为助力,因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现代各国政府所重视。现代行政沟通是与政府的公共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9. 量化分析方法

【答案】量化分析方法,又称数学模型研究法或数量分析研究法,是指通过数量化分析研究和证明行政管理现象的因果对应关系和规范性,实现行政抉择和对未来预测的正确性的量化分析。量化研究最大的难点,在于人类感情的复杂性,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人类心理活动的难以预知性。

10.公平

【答案】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机会或收入的均等化以及社会权力的平等化。在政府行政职能的领域,公平通常和效率一起作为政策设计的目标,政策制定者需要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进行抉择。公平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二种公平形式有时是相互矛盾的,需要尽可能对三种公平加以平衡。

二、简述题

11.考任、选任、委任的适用条件和局限。

【答案】考任、选任、委任都是公务员录用的方式,都是按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采用的选拔和任用国家公务员的制度和方式。三种方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局限,具体如下:

(1)考任

①概念。考任是指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公务员的一种制度和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必须经过考试,故又称为考试录用制。实行考任制,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标志。

②原则。由于考任具有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因而能扩宽选才视野,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政府广开才路和选贤举能,因而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录用工作人员的基本途径。程序上一般由招考、考试和录用三个过程组成。

③适用条件。实行考任制,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标志。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公务员特别是初级、中级公务员的录用,一般都采用考任形式。目前我国公务员通过考试录用的范围还比较窄,仅限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④局限。因为人的素质难以通过考试形式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实行考试录用制,要辅之以考核等其他形式,以对参考者做出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估。考任的关键环节是组织考试。考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测评质量,即能否通过考试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参考者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真实状况。

(2)选任

选任是通过选举来确定录用对象的一种制度和方法。通过选举产生的公务员,一般都担任政府要职,是国家公务员中的“核心成员”,对他们的素质要求应该更高。获得相应范围内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他们仃职的最基本条件。

(3)委任

委任是由任免机关(一般为上级机关)在其任免权限内,直接确定任用人员,委派某人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委任制的特质是由上级机关或首长直接决定任用人选,充分体现上级机关和上级首长的用人权。西方国家政务类公务员除民选官外,大多以委任制形式任用,高级文官中的一部分,也通过委任制任用。

这种任用方一式最大的缺陷是权力过分集中,即任用权往往集中在上级领导手中,甚至是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民主和竞争性,通过委任的官员又往往无任期规定,所以容易产生人事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