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828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纪律

【答案】行政纪律是指对行政主体履行义务和责任的制度保障,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而制定的一种要求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甚至个人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政准则和行为规范。狭义的行政纪律主要是指政府中的纪律。广义的行政纪律则包括一切组织中由行政机构所制定并要求其成员遵守的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的纪律。从行政纪律的目的来看,行政纪律是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并专门用于约束和限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规范。行政纪律是行政行为的边界和框架; 不得逾越行政纪律所划定的界限。从行政纪律的内容上看,其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行政纪律可以分为一般性行政纪律和特殊性行政纪律,如机要部门,外事部门,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的特殊工作要求。从行政纪律的性质上来看,其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义务。我国政府中的行政纪律大致可以概括为: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保密安全纪律,廉政纪律,财经纪律,社会管理秩序,公共道德纪律等六个方面。

2. 东亚经济奇迹

【答案】东亚经济奇迹是指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后发展国家持续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现象,是当代落后国家和地区追赶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典型。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普遍实行政府主导(指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实行金融和价格管理、确定外资外贸体系等方法,形成了“官、产、学”高度协同的一休化的经济发展和运行体制,进而促成了社会经济的超常规的高速发展。“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形成及其规模化、持续化从积极的意义上证明了政府职能扩展对于后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

3. 国家完全无责

【答案】国家完全无责是指强调国家及其官员对其损害性行为完全不负责任的国家责任理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自古相延两种“定律”:

①“国王不可能为非”;

②是“肤即国家”,而官吏的权力和行为是国土的权力和行为的延伸。因此,在政治关系上,国土既然无责不能被控告,那么官吏同样无责不能被控告。在这一时期,吏对百姓小负责任,却对国王负有责任。行政官吏还对国王形成包括人身依附关系在内的绝对服从关系。当官吏违背对国王的责任时,就将受到制裁。

4. 灯塔政府计划

【答案】灯塔政府计划,也称灯塔计划、标杆计划、全称灯塔地方政府计划,是指1998年布莱尔政府提出的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计划。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中央政府的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每年选取特定公共服务领域或跨领域的服务项目,对在这一领域表现突出,服务最优质的地方政府进行表彰; 获奖政府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政府交流,共同提高服务的水平。灯塔地方政府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习型的公共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5. 职能监督

【答案】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直属机构依据法定权力,就其主管业务对下级政府对应职能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监督。职能监督通常围绕着业务职能进行。从世界多数国家来看,职能监督的权限和范围因业务性质和法律传统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一般情况下,集权型政治体制职能监督较强,分权型则较弱。

6. 理性决策模型

【答案】理性决策模型,也称科学决策模型,是指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谋求在决策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过程分析模型。理性决策模型把决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①发现问题; ②提出目标; ③设计方案; ④预测后果; ⑤分析比较; ⑥选择最优方案。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决策目标、决策标准以及外界影响因素都是明确可知的,作为决策者的人始终是理性的,每一步活动都是理性活动。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取其中一个预测结果与目标最为一致的方案作为决策的最佳方案。

从理想的角度而言,理性决策模型确实是一个非常科学化的模型。但是现实中,决策活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实际的决策活动很难严格地遵从这一模型。

7. 晋升

【答案】晋升是指公务员职位等级的提升或工资级别的增加。晋升对公务员是一种最重要的奖励形式,兼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作用。因为晋升不仅意味着荣誉的获得、权力和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薪金的增加和待遇的增高。各国公务员晋升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即公务员晋升的标准与条件应当一致,在晋升中,不应考虑公务员的性别、家庭出身、种族、民族、信仰、政治观点和社会关系等,公务员在晋升中,不得由于上述因素而得到优遇或遭受歧视。二是择优原则。就是对公务员的业务能力、技术能力、学识和工作成绩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者,优先晋升。三是资历原则。就是根据公务员在职服务的经历和服务时间的长短来晋升公务员。从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一般共有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和越级晋升制四种。

8. 梅奥

【答案】艾顿. 梅奥是行为科学一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五年的时间里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开创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先河。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二条原理:

①下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是“经济人”。所以,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②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这些团体有自然形成而其成员必须服从的规范或惯例。并且,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激励职工提高生产率。在职工的需要中,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是主要的部分,职工更多的是感情、安全感、归属感等与人类情感、情绪相联系的需求,因此领导者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二、简述题

9. “政府失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1)公共政策失效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有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①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②即使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但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因其各自的缺陷也难以达到最优化或理想的政策;

③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淀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

④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将履行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职能,即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物品。而导致公共机构提供公共物品低效率尤其是官僚机构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公共物品的估价或评价上的困难;

②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竟争机制;

③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

④监督机制的缺陷。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布坎南认为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公共选择学者缪勒从下列五个方面来解释内部性:

①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

②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

③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

④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