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7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36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51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69
一、名词解释
1. 特种监督
【答案】特种监督是指政府特定的职能部门根据法定的监督权针对特定领域进行的监督。特种监督是相对一般监督而言的,包括主管监督以外的各种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如审计监督、环境保护监督等。特种监督的专业技术性较强,通常以某一特定领域为监督对象,并以法律规定保障其监督权的行使。我国的特种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2. 反激励
【答案】反激励是指领导者通过向下属的心理施加反向负刺激,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方法。其设置一种强烈的危机情景,使行为者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进而形成强大的内压,以取得“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效果。这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又具有高超艺术性的方法,比竞争激励更进一步,需要有特定的客观条件,运用时一定要因人、因事、因情而定,不可盲目行事,以免适得其反。
3. 等级链
【答案】等级链,又称为权力线,是指组织内部从上至下明确而无间断的等级、权力和沟通通道。等级链既是执行权力的线路,也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违反。等级链的意义在于:
①表明了组织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这个等级链,组织中的成员就可以明确谁可以对谁下指令,谁应该对谁负责。
②表明了组织中信息传达的路线,即在一个正式组织中,信息是按照组织得等级系列来传达的。
4. 灯塔政府
【答案】灯塔政府是指在特定公共服务领域,为公众提供了最优质服务的地方政府。这一概念来源于布莱尔政府提出的灯塔地方政府计划,该计划通过对地方政府实行奖励和在地方政府中开展经验交流的做法,实现发展学习型的公共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的目的。
5. 典范
【答案】典范又称典则、范式、典则规范。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从学术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关于典范或范式及其意义的概念。库恩指出: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这一套假设主要包括
用以阐释和说明某一类现实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表现为人们的观察现实世界的观点、理念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范式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好的范式的作用就在于其假设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世界。但是,范式存在着许多的例外,而且,范式也并不解释它可能遇到的事实。”在此意义上,范式旨在告诉人们“是什么”,而并不回答“为什么”。
6. 国家完全责任
【答案】国家完全责任是指强调国家对其官员的过错承担责任,是其官员过错主体的国家责任理论。国家完全责任理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完全责任制度确立标志是1873年法国通过勃朗哥案件的法院判决。这一判决确立了行政法意义上关于国家(行政)责任的原则:①国家官员因过错造成公民损害,国家应承担责任;
②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分别处理;
③行政责任案件归行政法院管辖。这次判决表明国家无责论和国家豁免说从根本上被推翻,行政责任成为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7. 组织良心
【答案】组织良心是指行政组织的职业责任意识。组织良心的内涵是把组织视为一个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和决策结果负责任的有道德的“人”。只有这样行政组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组织。组织良心是行政组织伦理的内在保证机制,其作用在于调控行政组织对行政行为动机的选择; 监督和控制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 并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督促行政组织对行为后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8. 组织激励
【答案】组织激励是指组织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组织激励的作用在于吸引优秀的人才; 开发组织成员的潜在能力; 留住优秀人才;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在激励过程中要坚持目标结合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按需激励原则。作为伦理问题的组织激励主要是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平衡; 二是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
二、简述题
9. 简述法制监督的主体。
【答案】法制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监督。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不同国家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是不同的,由此产生国家立法机关在地位和职权方面的差别。内阁制的国家其立法机关的法律地位高于行政机关,如英国; 总统制的国家则国会是惟一立法机关,如美国; 还有一些国家的立法
机关只能制定一般的法律,制定和修改宪法需要另行召开制宪会议,如法国。但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议会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弹勃权和条约权,这些权力构成对政府的直接的立法监督。
(2)司法监督。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狭义的司法机关主要指法院。(行政)法院通过对具体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和审判来实现对行政行为主体的法制监督。其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行使违宪审查权;
②审理和判决行政诉讼案件。
(3)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在许多国家也是法制监督的主体之一。在许多国家里,检察机关是代表政府追究责任和提起公诉的机关。但就其功能属性而言,应该称之为司法行政机关,是一种行使司法行政权的国家机关,在形式上一般不涉及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活动。在通常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检察官实行一体化体制,上命下从,自成体系。这对于实现其检察职能起到了保障作用。
(4)党的监督。指党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主要指执政党的监督。在西力一国家中,执政党通常对其在政府中任职的官员,主要是政务类官员,具有政纲、政治倾向、重大政策的制定和选择等方面的督导力或约束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执政党的监督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制监督的特殊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国家法制监督的主要部分。
10.试评述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案】(1)公共选择理论是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下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的一种理论。公共选择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2)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经济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特点就是认为个人无论处十什么地位,其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作为最基本的动机。政府中的官员不是天然具有道德优势的人,他们与社会上其他人一样,既不更好也不更坏。政府官员也会犯错,他们也具有个人的私利,在分析官员的行为时应该考虑到官员的自利性。
(3)理性“经济人”假设也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①人们的偏好不是惟一的,而且各个偏好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顺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以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
②由于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也很难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来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③人们对于事物是否有价值的评价是模糊的,难以用数字进行精确的表述,因此也就不能对利益得失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也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