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2教育经济与管理综合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口头授权
【答案】口头授权是指上级行政领导对下属用口头语言进行工作交代,或者是上下级之间根据会议形成工作分配的授权方式。对于责任重大的事情,不宜采用此种方式。否则,将可能导致权责不清、互相扯皮、玩忽职守等后果。
2. 西蒙
【答案】赫伯特·A. 西蒙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于1916年6月15口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西蒙一生中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和奖励,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奖励是:1978年他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全美计算机械协会的A.M. 图灵奖。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惟一的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作为行政学一派领袖的西蒙,在政治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行政行为的概念就是在他的倡导下逐渐在行政管理学界流行的。
西蒙的理论被称为管理决策理论,亦有人称之为逻辑实证学派,其主要理沦观点包括:
(1)强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西蒙认为要真正了解组织就必须对组织每一成员的逻辑抉择和心理抉择加以研究。
(2)认为组织是决策过程的复杂系统。西蒙把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与决策联系起来,认为决策充满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是组织的中心因素。团体参与是组织管理的合理方式,而要实现团体参与就必须首先实现组织平衡,这种平衡是以组织对其成员实现激励而产生的诱因为基础的。
(3)主张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西蒙主张用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来取代传统的法律体制的静态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行政研究切实有效。
3. 一般社会环境
【答案】一般社会环境是指对包括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的宏观的社会因素之和。每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只是一个更大系统的次级系统,更大的系统构成次级系统的外部环境。一般社会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总体目标、功能状态和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化、技术、教育、政治、法制、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国防。
4. 非人格化
【答案】非人格化是指组织的运行与管理以制度和规则为基础,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的状态。
具体到行政组织中表现为,管理者不得滥用其职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 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行政目标的实施。行政权力非人格化的根本在于制度化。非人格化要求行政权力的分配必须认真处理好权力、机构、职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界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化机制。
5. 3R
【答案】3R 是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通过“3R ”即复兴(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 )的方式进行国家干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制; 增加政府开支,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 为民众提供充分的福利保障。具体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财政扩张。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
(2)政府管制。罗斯福新政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对大企业和垄断进行管制。管制的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
(3)社会福利。罗斯福新政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6. 行政监察
【答案】行政监察是指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监察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活动实施的一种内部监督,是指国家对政府部门及其下作人员是否履行职责进行监督、纠举和惩戒的工作。其基本职能是改善和加强行政管理,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监察法》规定:国家行政监察机关具有监察权、调查权、监察建议权、做出监察决定和行政处分权。
7. 瓦格纳定律
【答案】瓦格纳定律,又称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或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是指反映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关系的定律。其具体内容是,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日益充裕。瓦格纳定律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他通过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提出了这一定律。
8. 行政干预
【答案】行政干预是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一定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或行为方式进行介入、干涉、制止和责令改正的总称。通常情况下,行政干预是政府维护法律和法规
的行为,换言之,是政府对违反法律和法规的社会行为的反应。行政干预必须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即使是行政裁量行为,也必须按照法律和法规的精神世纪实施,否则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9. 奖励
【答案】奖励是指对成绩优秀的公务员,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的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嘉奖。奖励是对人的某种或某些行为的肯定,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趋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仟心。公务员制度中的奖励制,是人事行政中起到激励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奖励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
10.行政救济
【答案】行政救济是指政府通过政府计划对社会特定的阶层或群体等给予某种支持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救济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行政救济的政策目的不是为了促成发展,而是为了解决存活问题。行政救济的形式主要有:现金给付:税收和费用减免:兴建救济设施。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平优先论。
【答案】公平优先论是指提倡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不适用十市场交换。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作为天赋权利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市场竞争导致的个人收入的巨大反差,是对个人权利的直接侵害。
(2)效率是不公平的结果。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效率不但与“公平”无关,而且是不公平的结果。因为,市场竞争不仅会导致个人收入的两极分化,而且会形成竞争优势与竞争劣势——资财占有、信息占有、社会关系占有、受教育程度、个人能力等等,从而严重破坏“机会均等”的原则,形成事实上的权利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化、深刻化、持续化,进而可能导致制度危机。
(3)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公平。市场从来就不是按照个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评价和付酬的。因此,只有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即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均等。
12.简述行政责任的免除。
【答案】行政责任的兔除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虽然行政行为主体的行为符合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但是山于实施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所以排除其违法性,免除对其行政责任的追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h}形:
①正当防卫。指行为人为了保护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安全及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侵害,而对侵害人实施侵害,以迫使其停止违法行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