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政治诚信探析

关键词:政治诚信,法治,法治经济,宪政结构,法治文化

  摘要

  政治诚信是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现代法治的一个必然要求。它能够保障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有效地实现政治整合。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诚信危机的背景下,对政治诚信的关注与研究,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当代中国,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政治诚信危机作为诚信危机之一也相当严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法治的先天不足与转型期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系统的不信任,进而威胁到党和政府的威信以及社会的政治稳定。因而,建构一个政治诚信体系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政治诚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伦理学领域,而且多侧重于对政府诚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对政治诚信的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尚无人问津。本文从诚信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政治诚信的解读,试图建构起关于政治诚信问题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分析工具,对当代中国政治主体的政治诚信状况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构政治诚信体系从宏观上进行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诚信概念的分析入手,就政治诚信的涵义、内容、特征、分类、功能、影响因素、研究意义等一系列学理问题做了探索性的阐释。认为政治诚信即存在于政治领域中的诚信关系和现象,是政治交往中政治行为者通过履行政治诺言、遵守政治规则从而取得其他政治行为者的信任以及所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治行为者通过经常性地遵守政治规则、履行政治诺言而体现出的一种行为品质。它是用来调整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政治行为者必须具备的起码的政治道德,是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表现和标志之一。它主要包括政治理念诚信、政治规则诚信和政治行为诚信。  第二部分主要对目前中国各政治主体(主要是政府、执政党、党政干部和一般公民)的诚信状况做了一个简要分析,并指出政治诚信缺失对当前中国的主要危害,认为政治失信会造成政治的低效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带来全社会信用状况的恶化,影响社会稳定;是对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极大冲击,延缓了我国法治文化的形成进程;削弱我国现存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探究了我国目前政治诚信缺失的原因,认为法治经济、宪政结构和法治文化的匮乏是目前我国政治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主要从宏观上对政治诚信体系的建构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实行法治是解决政治失信之本。具体而言,经济上要建立法治经济,即法治下的现代市场经济,此乃建构政治诚信体系之基;政治上要建立宪政结构,此乃建构政治诚信体系之体;社会文化上要建设法治文化,此乃建构政治诚信体系之魂。  本文的新意在于:(1)以诚信的概念为切入点,就政治诚信的一系列学理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阐释。(2)首次从总体上对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状况做了系统的研究。(3)提出法治是解决政治失信之本,并对如何实现法治做了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