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东亚区域合作:现状、进程与前景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摘要

  区域合作可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现象之一,它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政治、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以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使其成员国获得了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增长的长期动态效益,有效地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实现,而且这一重要国际现象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影响到国家间竞争的态势、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  东亚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由于东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前景被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故有21世纪是亚洲(核心是东亚)的世纪之说。但是,东亚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长期游离于区域合作大门之外,被人称之为区域合作中的“孤岛”。在内外压力下,1997年东亚区域合作正式启动。经过几年的发展,东亚区域合作的主渠道—10+3不仅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合作机制,开辟了17个合作领域,开展了91个合作项目,而且把东亚共同体确定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意明年召开首次东亚领导人会议。但目前的东亚区域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相比明显滞后并于本地区人民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这无疑不利于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共同目标的实现。  本文通过对东亚合作历程的简要回顾、对合作现状的总结,运用国内政治与政策趋同理论、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论范式,多视角地对东亚区域合作滞后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东亚区域合作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也明显滞后,但对其持悲观态度是没有根据的,东亚区域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这不仅来自于内外压力,更来自于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持续驱动,而且集体认同也逐步形成。但鉴于东亚地区的极其复杂性,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并最终过渡到东亚共同体的道路仍是漫长和充满艰辛的过程。中国作为东亚地区大国,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战略,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也必须努力实现中日两国法德式的和解,同时,大力推行改革,为东亚区域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为我国的和平崛起铺设战略平台。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东亚区域合作的界定和历程。文章首先对“东亚”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东亚是指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岸的边缘及大陆地带,以悠久的历史联系和文化资源为纽带,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区域合作意识兴起并不断强化的整体区域。其次,简要地回顾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历程。  第二部分,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及特点。本文首先对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第三部分,东亚区域合作滞后的主要原因。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国内政治与政策趋同解释、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理论范式从多方面多视角对东亚区域合作滞后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  第四部分,东亚区域合作的前景。首先,文章认为东亚区域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内外压力持续增加,经济因素的持续促动,集体认同的逐步形成;其次,就推进东亚区域合作的道路进行了思考;最后,中国作为区域内的大国,理应在东亚区域合作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积极推动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立,从而为我国和平崛起铺设战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