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广播短评
【答案】广播短评是指内容单一、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一种评论形式,通常为一事一议,阐明一个道理或一个主要观点,篇幅在5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千字。广播短评,一般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因此确立的论点比较明确与具体,选择的论题范围与内容也相对集中。
2. 新闻道德
【答案】新闻道德又称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一般通过“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形式加以表述。新闻道德的本质特征有三方面:①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通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③新闻事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现有的新闻道德基本分为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西方新闻职业道德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资产阶级新闻实践的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崭新的新闻道德,是在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3. 以理说事
【答案】以理说事,是指先针对社会出现的一般现象进行理论的阐述,接着以事例或数据对所论之理进行印证。这个理要说清楚,它可以是独立的,不依赖其他的东西而存在。我们所列事实是对它的补充,能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它的认识。此刻的事实一定要为主题服务,还要符合评论所阐述理论的要求。不能道理上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事实反映的又是一个意思甚至是相反的意思。
4. 总论点
【答案】总论点是指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红线。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一般总有一个总论点,也可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或通常所指的主题。
5. 署名评论
【答案】署名评论是指完全以作者个人名义撰写和播发的评论。这类评论在广播中比较常见,广播界习称其为专栏短评。这类评论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当广泛,所接触和涉及的现实问题也相当丰富,所以往往比某些重头评论更受听众欢迎。
二、简答题
6. 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革新又有哪些发展?
【答案】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宣传包括言论工作的根本原则。(1)新时期的新闻评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短小精悍、求真务实的学风和文风。在恢复言论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有所发展和革新。其中包括言论的小型化和多样化方面有了突破,言论的针对性、新闻性和群众性开始得到加强,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由原有的主体评论一枝独秀发展为专栏评论、记者评论乃至声像评论等百花争艳的局面,并涌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专栏评论和评论作家。
(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除了报刊评论蓬勃发展以外,广播评论也真正兴旺起来。广播评论作为一种独立的评论样式,开始得到新闻界的认可。
(3)电视评论类节目蓬勃兴起。十分重视对新闻信息进行综合性深度加工的评论类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这样的栏目,以此作为体现电视台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4)报刊评论、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是传统三大媒体的评论,随着第四媒体一一网络的兴起,另一种新型评论一一网络评论也悄然兴起,并且迅速发展。以前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凭借其特殊的条件,通过其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控制着社会舆论,而网络评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相对垄断的格局,使言论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在这里,媒介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普通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扩大,他们可以对事实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更重要的是,网络使普通人获得了发表并且广泛传播言论的途径。
7. 新闻评论标题的类别有哪些?
【答案】新闻评论标题的类别主要包括:
(1)表达论点的标题
①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
表达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判断句。因此也可以称作“判断题”。“判断性的题句,很明显地告诉读者对某一问题所应有的认识。”体现了核心论点的判断,全面、确定地反映了评论内容,它对评论内容的传播也最有效率。
表达“结论”的标题最容易为受众所记住。它应该是评论标题在信息传播上的最优选择。 ②不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
有一些评论的标题可以看作是表达了论点,但在形式上并非完整的判断句,因为在标题中看不到主语。主语其实在文章内容之中,加卜主语,就是一个完整的判断。
新闻评论标题信息内容的“缺省”,是新闻评论标题的常态,主要是因为在操作传统上评论标题空间有限。
(2)不表达论点的评论标题
①标出要评论的新闻事件
即把评论的对象标出来。这是早期事件性新闻评论的选题用得比较普遍的题型。这种标题类型,往往加上一个代表评论体裁的词。
②标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类标题出现两个或多个对象,也被称作“并列题”。在许多情况下,其本身就是“缺省”地表达对两个事物“有关”的判断。因此,与单个对象的标题相较,它的信息更丰富,也更为确定。
③通过修辞等方法暗示出作者的倾向、评论的方式、角度或重点
“驳什么”,比“评什么”多一重否定性信息。“从什么看什么”的标题,暗示出评论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是一种移动和推演、扩大或缩小、转移视野的方式。通过修辞手段在客观信息的标题中流露出评论者主观信息。
④标出问题
这种题也被称作“设疑题”。以“为什么”字句开头的评论标题,先透露出的是,这种标题比仅标出评论的对象包含更多的信息一一明示评论侧重于分析新闻事件的原因。
⑤标出评论的主体
这些评论的标题往往并不表达论点,而仅仅表达论题的范围。其格外突出的评论主体的身份,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评论主体的身份与论题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些标题一般都由评论编辑制作。
8.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评论的形式有何创新和发展?
【答案】(1)网络评论的兴起
网络评论以快速反应、鲜明犀利、公开透明、双向互动的主要特色,对传统新闻评论构成了挑战,近两年微博言论的勃兴,尤其是它的迅捷、“草根”、贴近和大众化,更使传统评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2)上海主要新闻媒体在保留传统和品牌评论栏「的基础上,在创新评论形式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
①《解放日报》积极探索党报评论工作的新格局、新途径。头版新辟的“申言”评论专栏,及时、准确地传播市委主要领导的思想观点与重要讲话精神。
②《新民晚报》在头版开设的“微评”专栏,每篇400字左右,对当天新闻及时评点,针贬时弊,激浊扬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