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61新闻传播业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杂文
【答案】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艺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2.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而言,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七个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示、解释、预测、警戒。其功能和特点为: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3. 带音响评论
【答案】带音响评论是指把音响引进广播评论的尝试,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沦形式。有的电台在播出这类评论时,又称“录音评论”、“录音述评”。伴随着事物或事件的音响,往往是事实的组成部分或表现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挥类似事实的作用,成为评论的“由头”或论据。恰当运用音响,等于给广播评论添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说理手段。
4. 分论点
【答案】分论点是指派生于评论的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从属论点。不少新闻评论由于论述的内容比较重要,比较丰富,为更好地阐明总论点,往往需要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又称分论点或子论点,它们都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
5. 工作述评
【答案】述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由于记者的活动范围广,所以述评的选题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样就可以及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述,增强评论的时效性和群众性。
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要的信息,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辨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二、简答题
6. 简述阐述型社论的论述方式和写作要求。
【答案】阐述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属于社论中一种常用的类型,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权威性社论。它的论述方式和写作要求如下:
(1)论述方式
①专题式阐述型社论
阐述型社论常常采用专题论述的方式,即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某项方针政策。它在概述有关方针政策的主要内涵的同时,更要侧重于阐发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及其重要意义,或对有关方针政策执行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思想疑惑和思想倾向。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释疑解惑和说理开导,以扫除各种思想障碍或阻力。
②宏观式阐述型社论
一般用于论述党的纲领路线、最新精神、奋斗一「标和重大决策,面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其精神实质普遍适用于各条战线、各行各业。
③系列式阐述型社论
系列式阐述型社论,是围绕某项方针政策连续发表的社论,各篇之间互有联系又有各自的侧重点。
④辛卜正式阐述型社论补正式阐述型社论则是针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实际情况包括出现的偏差而写的坚持正确导向的评论,目的在于纠正和防止实践中对政策的片面理解,划清是非界限,排除“左”右十扰,进而使人们加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完善贯彻执行的措施、步骤和方法。
(2)写作要求
写作阐述型社论,往往易于出现空洞说教、照搬文件、发号施令的情况,不能透彻地解决问题。因此,下功夫精心写作出能够透彻说理的社论,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作者在提笔之前切实下功夫搞好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透彻地了解所要阐述的对象,包括它的内涵、它的精神实质、它的客观依据、它的现实意义和思想阻力,只有在弄懂弄通所要阐述的对象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发言权。
至于在具体写作时,则还有必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①善于交代国情,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定并执行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②立足释疑解惑,以典型事实为论据结合实际进行论证;
③论述要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陷入片面性。只讲全面,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就难以解决问题; 反之,侧重一点而不顾及全面,又会陷入片面性和绝对化,以至把人们的思想搞乱;
④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力求在分清是与非的界限上阐明道理。为了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在说理分析时还要区分哪些是现在要做要提倡的,哪些是现在可以做但不宜提倡的,哪些是将来要做和提倡的; 要严格区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和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的政策原则,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将来高级阶段的不同的政策界限,区分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和现阶段所执行的具体政策,区分对干部对党员的要求和对一般群众和读者的要求。
⑤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总是相互联系的。现行政策之间有横的联系,现行政策与过去政策之间又有纵的联系。因此,在阐述某项具体政策时需要适当顾及这种联系,而不宜割断这种联系。
7. 评论工作者的政治敏感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评论工作者需要具备政治敏感的原因
新闻评论工作者往往代表编辑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经常通过评论向广大干部和群众阐明有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分析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新事物等。所以,评论工作者首先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
(2)评论工作者的政治敏感的具体含义
①评论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是指评论工作者要像政治家那样,始终满怀政治热情,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随时随地胸怀全局、目光如炬,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自己能及时正确地通过评论文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工作意图,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
②一个有作为的评论工作者,总是蕴含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目光四射,触觉锐敏,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识别到风向,对于新出现的社会动向、社会思潮能敏锐地辨别,清醒地分析,并作出明确的政治判断,从而产生写作评论的欲望和激情。这是评论工作者政治素养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
③新闻评论工作者,应当是自觉地“站在党的中心和斗争的中心的人”,应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阐发者和宣传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机关报,党领导下的各种新闻媒介的评论丁作者,更应当意识到自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者。我们强调评论工作者要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丝毫不意味着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敢于开第一腔,也就是敢于提出新问题,议出新见解,敢于写出新观点,闯出新天地,这也是评论工作者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素养。
④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才能在新闻天地里,发现不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