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公共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1)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a. 保险覆盖范围
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包括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其职工都必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称为基本养老保险。
b. 保险费用筹集
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负担,财政负责弥补养老保险计划的赤字。企业要按照本地区政府规定的企业缴费比例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
c. 运行模式
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各地要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110/u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企业缴费除去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外,其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基金,用于向已经退休的职下发放各种退休费用。
d. 养老金待遇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退休后基础养老金的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标准按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120的方法确定。
e. 养老基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上,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养老保险计划的缴费收入要纳入财政专户存储; 支出要专款专用,并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除预留相当于两个月的养老金开支外,其余全部要购买国家债券和存人专户,不能用于其他营利性投资。
②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 参保范围
凡具有我国具有农业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均可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b. 参保个人缴费的标准
参保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标准暂设为年100、200、300、400、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
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长缴长得。
c. 政府补贴、集体补贴标准
中央对财政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55元。省级财政按照实际参保缴费人数每人补贴30元。县财政对选择100、200、300元三个档次标准缴费的参保人,分别给予每人每年5、10、15元的鼓励性补贴。
d.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
参加了新农合,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e. 个人账户的继承
参保人员死亡,无论是已经领取养老金,还是尚未开始领取,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继承。
(2)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内容
a. 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都要为职工投保医疗保险,称为基本医疗保险; 乡镇企业、城镇个体户是否需要为职工投保基本医疗保险,由当地省级政府决定。
b. 保险费用筹集
基本医疗保险费要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的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的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c. 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也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有各自的支付范围,并分别核算。
②我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a. 适用对象
凡户籍在该地,出生90天以后的农村居民及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均可参加(没有年龄上限)。
b.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费机制
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10元,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相应提高缴费标准。乡镇企业职工(不含以农民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
县人民政府确定。
c. 保障水平
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 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
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2. 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答案】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的关系等。
(1)供求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2)税种的性质不同。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3)课税范围的宽窄。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因为课税范围宽,消费者难以找到应税商品的替代品,只能购买因征税而加了价的商品。
(4)税负转嫁与经营者利润的增减关系。生产者利润目标与税负转嫁也有一定关系。经营者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售量。
3.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答案】从经济性质来看,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归类为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是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混合提供方式。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有以下四种项目属于此种提供方式:
①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诸如长江三峡工程等的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当前和长远利益的重大项目,只能由政府采取多种渠道集资来提供;
②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如宇航事业、核电站、战备公路等;
③反垄断的需要,垄断排斥竞争,垄断利润可能是以损害社会福利为代价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公共定价对垄断行业严加管理,也可以由政府直接承担投资责任。
④还有一些基础设施,诸如市区道路、上下水道、过街天桥等,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或很高的排他成本,单项投资不大,数量众多,也适于作为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投资提供。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性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这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