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23

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38

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56

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71

一、名词解释

1. 消极行为

【答案】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维持原有法律关系不变的行为。如国务院关于“五一”放假维持去年天数不变的通知。消极行为有合法和非法之分。合法的消极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的履行“不为”的义务。非法的消极行为则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判定的依据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2. 行政组织

【答案】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特指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政府组织。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静态与动态的理解。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从动态上说,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

(2)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理解。从阶级属性上说,行政组织是居国家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 从社会属性上说,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有着一定行政日标、人员设置、权责分配、结构形态、财物所有的行政机关体系,其组织行为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3. 多方行为

【答案】多方行为,又称协议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务目的与其他两方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行为。这种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①有一方当事人必须是行政机关;

②各方当事人均作出各自独立的意思表示;

③多方行为需经过各方面共同认可方能产生法律效果。如政府与若干民营企业经过协商,达成正式协议,共同投资于某项公益事业。

4. 社会舆论

【答案】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中多数人针对某一问题大体一致的看法。社会舆论与资产阶级的言论、出版自由相联系,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形式,是监控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的有效力量。社会舆论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作用和强化作两个方面。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社会舆论虽不是正式的权力,却对国家和社会生活

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对国家行为构成直接的制约。

5. 风险型决策

【答案】风险型决策又称随机决策,是指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和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决策的方案,但是决策条件中包含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某一决策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统计概率,但是并不完全可靠,因而决策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决策活动。在这种不可控状态下,可能出现不同的决策,但是各种方案后果的概率是可以预测的,决策后果带有一定的风险。在这种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确定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是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风险型决策的形成包括五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人所企图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②存在着决策人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

③存在着不以决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

④各种客观状态下的损益值是决策者可以把握的,如投资决策中不同方案在某一状态(市场销售良好)出现时的预期收益值是可以测算的;

⑤未来将出现哪种客观状态,决策人不能肯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决策人大致地可以预先估计出来。

6. 理念

【答案】理念是指个人或组织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观点或看法而形成的、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选择的应然的价值标准。理念有两个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支点,即态度和思维方式。态度是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进一步说,态度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行为指向性的特点。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力一式是这些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方式。对于领导者来说,领导者的基本理念决定领导者的行为选择。

7. 公共行政制度

【答案】公共行政制度是指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制度。

财产可以分为两类:私有物品和公共物品。对于私有物品来说,它是可以进行分割的,其效益和成本可以归私人所有。公共物品是不可以分割的,其效益或者成本可以为他人所用或者分摊到别人身上,例如道路、国防、教育、安全、卫生、环境等。

具体地说,对于私人物品,人们可以首先界定它属于谁所有,然后允许其所有者自由交换它们。对于公共产品,不能从客观上界定其所有者,公共物品不能将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消费之外。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些性质,人人往往采取由公民和社会组织之外的官僚组织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并对公民和社会组织强制性征收成本,这种制度就是公共行政制度。

8. 量化分析方法

【答案】量化分析方法,又称数学模型研究法或数量分析研究法,是指通过数量化分析研究

和证明行政管理现象的因果对应关系和规范性,实现行政抉择和对未来预测的正确性的量化分析。量化研究最大的难点,在于人类感情的复杂性,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人类心理活动的难以预知性。

二、简述题

9. 法制行政的基本原则。

【答案】法制行政的实质,是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受到由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权力主体的监督,而约束和监督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是有一定规范性的。这就产生了关于法制行政的基本法则问题,这些基本法则实际是关于行使行政权力应当遵循的一般准则,表现的是行政权力的某些界线或行政与法律的关系。法制行政的基本法则包括:

(1)行政行为必须适合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指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既定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相抵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在既定法律或法规有效期间,即其未被停止或废止之前,行政行为须适合其规定;

②一切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行政命令、行政决定等都不发生效力;

③下级行政机关不得抵触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或命令;

④除特别法明确规定例外,行政须自动适应法律或法规规定。

(2)行政命令不得代替律规定的原则。指山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明文规定的诸事项,不得以行政命令代替之,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更或修改,由制定单位按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命令不能代替。

(3)行政裁量适合法规和适当的原则。指在法律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方面,行政裁量也必须根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精神,符合其通则,并不得与其他法规规定相抵触。同时,行政裁量必须符合公益目的和通常事理,即适当。

(4)监督和矫正不法行政的原则。指通过对不法行政的监督和矫正,来保障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救济制度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在不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条件下,通过申诉、诉愿和行政诉讼等制度,来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得到维护; 二是在国家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监督权的运用,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追究行政责任,维护宪法精神和法律制度。

10.简述行政授权的程序。

【答案】行政授权的程序就是如何进行授权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授权的工作内容。根据行政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行政领导必须先确定自己工作的内容与范围,而后对这些工作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哪些事务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事务是应交由下属或下级行政机关去处理的。

(2)选择授权的对象。确定行政授权的内容后,上级要根据指派给下级工作的性质、工作量的大小、事务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程度,选定授权的对象。为充分发挥行政授权的功能,上级应该根据授权内容选择最适当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