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0土地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RS"

【答案】英文RemoteSensing 的缩写,指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2. 土地信息系统

【答案】土地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摔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下程。

3. 回归预测法

【答案】回归预测法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其他变量的己知值来推断预测变量的数值,因而是通过表明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式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应用回归预测法同时需要两组时间顺序相同、相互关系密切的同时序列,如两组时间顺序相同的耕地面积与

,但这种相关不能农作物产量的时间序列。这两组时间序列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表达成完全确定的函数式。

4. 土地与土壤

【答案】土地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种物质与相关空间,它是由自然因子、生态因子、经济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一定产权制度影响下,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作动态变化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土壤是指土地综合体中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尤其是农业土地更是如此,但是,它不能等同十土地而代替土地。

5. 土地转让

【答案】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绘他人。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二、简述题

6. 简述土地利用调查和分析系统。

【答案】(1)土地利用调查亦称土地资源数量调查。即通过勘测调查手段,查清一个国家、地区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点,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总结开发利用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见,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研究,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土地政策,开展国土整治、土地规划、科学管理土地等工作服务。

(2)土地利用调查分析系统

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处理系统是在微机上建立的土地详查数据处理系统,是以地图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采集、存储、更新、分析处理和成果输出的空间型处理和管理的系统,既能处理土地详查数据,完成内业工作; 又可建立土地利用资源数据库,为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土地资源信息。

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①地形图或航摄像片调绘数据的数字化录入;

②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录入及DEM 生成;

③牟张航摄像片的正射投影纠正;

④矢量数据的人机对话修改和编辑;

⑤冬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的属性录入及生成;

⑥自动建立图形拓扑结构;

⑦自动计算各类地物的面积,井自动扣除线状地物面积;

⑧自动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⑨各级面积汇总并打印报表;

⑩形成土地利用资源数据库。

7. 试述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数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①土地利用数量分析。土地资源均以一定量存在于地表空问。土地利用数量分析,首先分析已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其次,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地资源的数量。

②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重要的物质条件,各部门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土地,都是以占用一定面积土地作为其活动范围,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用地上的比例关系。

③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分析

土地的利用现状,就不仅仅要分析土地利用本身,而且还要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④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评价土地的收益性,因而最重要的分析就是效益分析,效益分析是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最终母的和根本归宿。

(2)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方法

在逐项计算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应对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或对于不同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排序,为此必须解决不同量纲评价指标的处理问题。评价系数法是借助评价系数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无量纲系数,经过系数加和得出总评价系数以比较优劣的方法。通过评价综合评定规划区域或单位的土地利用水平,及其在所在地区内的地位,指出土地利用上的薄弱环节,明确未来土地利用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方向。

8.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市场现状。

【答案】(1)土地利用计划是指人们为了改变并控制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所作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我国土地利用计划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分析土地利用问题

为了查清过去、现在和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土地利用计划的首要任务必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对土地供需状况进行科学预测,评价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估算区域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从而明确土地利用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并形成问题报告书。

②明确土地利用目标和基本方针

土地利用目标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努力方向和要求达到的目的。它具有概括性、全局性、约束性、时效性。在明确土地利用目标的基础上,拟定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以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和政策指南。其中包括确定农用地利用的基本方针,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方针和未利用地开发的基本方针。

③拟定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的拟定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目标和基本方针,上级下达的控制性指标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进行。这一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数量,退耕还林面积等。

④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是为了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贯彻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落实土地利用的控制指标,具体调整和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和结构,并在时间和空问上进行布局的过程。

⑤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土地利用计划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规划的关键又在于是否具有配套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及措施。规划的仟务之一就是要研究目标与政策及措施之间的关系,分析采取何种政策、措施能更有效地实现规划的目标和方案,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2)我国目前的土地市场现状

①中国土地市场是政府驱动型市场。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土地以行政划拨方式配置,没有土地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土地流转己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适时地建立起符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