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911中共党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述题
1. 论述政治发展的实质及其特点。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对政治发展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主要包括:
①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
政治发展,实质上是指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发展要求的、由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推动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调整过程。这种变革与调整之所以称为政治发展,并不仅仅在于它导致了政治关系的不断变化,虽然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曲折、停顿甚至暂时的倒退,但是在全局上、总体上促进和推动政治关系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合理,即体现了一种前进上升的方向与趋势。 ②政治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系统
从本质上讲,政治发展作为总体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结合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来认识,归根到底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客观要求来认识。物质生产方式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第一要素,它构成了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包括政治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③政治制度的新旧更迭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
宏观意义的政治发展,是社会形态总体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社会形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根本质变一样,政治发展从实质上说也首先是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④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一个质变过程,它构成了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正如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样。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a. 政治结构的合理化; b. 政治功能的完善化; c. 政治变革的自主化。
(2)政治发展的特点:
①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特定经济社会关系基础上体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运动。
②政治发展的主导者是代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
③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从低级政治走向高级政治、从政治的必然王国走向政治的自由王国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小断发展过程,是各种社会政治形态面临的共同问题和任务。
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代表者和先锋队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是限于经济领域中的自发斗争,因此工人阶级的组织只是一些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工人阶级逐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其斗争由自发转向自觉阶段,组建无产阶级政党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任务由此提上了日程。
(2)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在于:
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无产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是生产社会化要求的人格承担者,所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政党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在运动中小是谋取某个集团或派别的利益,而是谋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
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力一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概括,因此,无产阶级政党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南,从而在思想理论上确保自己走在工人运动的前列,确保自己正确地领导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
④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集中着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他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大公无私献身于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
⑤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无产阶级政党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以高度严密的组织作为自己的重要武器,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一般以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以严明的党纪党规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把全党组成先进的战斗部队,以组织纪律的严密性保障其从事政治斗争和实现无产阶级利益的有效性。
3. 分析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利益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个人、群体之间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政治变化和发展就包括政治革命、政治变革和政治民主等等。
4.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主要有哪些代表观点?
【答案】国家一直是政治学家和思想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关于国家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主要有:
(1)社会共同体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结合而成的组织体。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国家通常被看作是特定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说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这一说法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没有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区别开来。
(2)管理劳动说
管理劳动说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阶段联合劳动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工具简陋,社会御洪抗旱的能力低下,所以,组织这些重大工程和活动,需要特定的组织和人员集中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组织和管理这些劳动的需要,导致了国家的产生。如卡尔·A. 魏特夫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治水的需要; 马克斯·韦伯指出,在埃及、西亚和中国文化演进中灌溉是具有关键性的问题。治水问题解决了官僚阶级的存在、依附阶级强制性劳役以及从属阶级对帝王的官僚集团职能的依附。
管理劳动说虽然指出了特定国家经济职能的自然属性,可是,它并没有指出国家的社会属性,更没有说明国家的阶级利益本质和社会基础,因而也就没有能够揭示国家的本质。
(3)国家契约说
社会契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
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4)国家要素说
国家要素说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四要素说认为国家就是人民、领土、主权之外再加一个政府。
国家要素说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同时,它从国家的构成要素出发定义国家,混淆了国家与“国度”之间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国家神权说、国家有机体说等定义。这些学说或是把国家的产生归于上帝的意志,或是用生物或其他自然现象来机械地比附国家,因而不仅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国家认识的很大混乱。
5. 概述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答案】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政治参与的方式
①政治投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