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623政治学理论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两院制

【答案】两院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分为两院。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这种制度。两院的名称各国不同,如美国叫众议院、参议院,英国叫上议院、下议院等。下议院议员通常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名额按人口或选民人数的一定比例分配。上议院议员的选举办法和名额分配,各国不尽相同。有的实行直接选举,有的实行间接选举,如由下议院或地方议会选举,有的国家还有部分任命产生、世袭担任的议员。任何法律都须经两院通过,而下议院一般在提出财政预算议案方面有优先权。同时,两院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下议院的权力一般要高于上议院。两院制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它实际上代表着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 政府机构

【答案】政府机构在广义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狭义的政府机构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官僚机关。政府或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或称立法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武装力量,主要指军队。

3. 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经过经济政治斗争,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或与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妥协后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维护其政治地位和资本剥削关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 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运行方式; 以普选制、议会制等形式为政治统治和治理社会方式; 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基本政权组织形式。在当今世界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4. 国家职能

【答案】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5. 社会民主党

【答案】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民主党”当时在法国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社会党”指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两者联盟,合称社会民主党或民主社会党。1869年德国建立了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各国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大都用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

二、简答题

6. 简述政治改革的条件。

【答案】政治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它得以顺利地展开并最终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1)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由经济条件、政治文化条件和社会条件三大要素构成。 ①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是政治改革的首要条件。

a. 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资源;

b. 经济改革不仅是政治改革的先导和基础,而且也是政治改革成果得以巩固的保障;

c. 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所需要的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②政治文化条件

政治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条件,即必须形成一种“革新”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体系中,社会成员在对政治改革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方面能够形成普遍的共识。“革新”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改革得以推动和成功的社会心理基础。

③社会条件

政治改革的社会条件就是指改革必须具备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改革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活动,需要一种和平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的稳定既是政治改革的条件,也是政治改革的结果。

(2)政治改革的主观条件

与政治改良和政治革命相比,政治改革是一种难度更大的政治变革。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项客观条件的满足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它是否具备下列主观条件:

①政治改革需要有一批具有改革取向和改革意识的力行者

a. 改革首先要有改革的领导者和倡导者;

b. 需要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热衷于改革事业并能为本阶级的利益献身的信念; c. 需要具有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②政治改革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政治改革涉及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务纷繁复杂,需要各个部门、各种措施的相互配合。所以,政治改革推行之前,改革者必须要有周密的设计和计划,其中包括:

a. 确定合理的长期、近期和阶段性目标;

b. 选择合适的改革策略;

c. 制定协调配套的改革计划和方案;

d. 选择切实可行的改革序列。

③政治改革要选择和把握有利的时机

政治改革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储备和训练、改革舆论和宣传的开展、必需的法令

法规的制定等。

④政治改革要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政治改革需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所以,改革者必须把政治改革和本阶级广大成员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从切身的利益出发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力量。

7.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如何理解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有以下共同特征:第一,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第二,文官无任期限制,长期任职。第三,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得参加党派活动。

资本土义国家文官制度的作用:第一,稳定政局和保证社会管理的连续性。第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稳定社会情绪,模糊阶级意识。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府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这主要体现在:

国家代表机关是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由代表机关民主选举产生,一切国家机关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机关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受人民委托,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集中统地行使国家权力;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上下级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和高效运转。

8.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形式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最初萌发十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不断发展。自从1954年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以来,我国的宪法一直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主要是: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人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9. 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答案】(1)政治改革的目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对各种形式的政治改革加以概括,其目标设计总的说来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政治结构。

政治改革之所以要进行,根本上是为了变革政治上层建筑中那些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与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