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对八年级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自我效能,英语学习策略,英语成绩

  摘要

  此论文主要围绕八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策略对英语成绩的影响,来研究这二个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成绩的学生的差异,以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探求改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路与途径。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影响学习和行为改变的重要认知机制。它是指在组织和执行一系列为达到预定效果的活动中影响个体能力的自身因素,被普遍认为对人最具决定性影响,此因素甚至可以解释具有相似知识和技能的人,其行为为何存在显著差异。他认为学习效能对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Bandura, translation, 2003),这种观点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同。语言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慎重选取的环节,通过对那种语言信息的储存、保留、回忆和应用来提升对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或使用行为(Cohen, 2000)。学习策略与情感策略已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这要求教师提升学生娴熟使用英语的整体能力。他们被认为对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Cohen, 2000)。 所以我们猜测在英语学习上的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都对英语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鉴于此,我们设计问卷来调查关于英语学习效能和学习策略的一些情况,来解答下列问题: (1)学生的学习效能、学习策略以及各维度的是何情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2)学习成绩与这两个变量以及他们的各维度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3)这些变量对英语成绩的预测值是多少,哪些更突出? (4)不同成绩,效能和策略的学生的有何差异? 本问卷调查的119被试是西安市第59中学八年级学生。他们必须回答两份问卷:一份关于自我效能,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另一份关于学习策略,包含四个维度: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用学生八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来和这些变量进行对比.借助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自我效能水平普通但能解释20.3%的成绩的变异,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一般能解释18.4%的成绩的变异,而且这两者间存在显著相关.在自我效能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较成功者与成功者,不成功者在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元认知策略是唯一体现成功者与不成功者显著差异的次变量. 作为教师,我们清楚的知道八年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变化很快,他们非常需要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指导.我们从这些结果不仅更多的了解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而且也从理论上启迪我们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以及提高社会生存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培养他们更为有效的使用并掌握英语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对激励学生养成更为热情和高效的终身学习语言的习惯更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