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小说风格形式标记的传译──《双城记》两个中译本研究

关键词:风格传译,风格形式标记,规范和偏离,《双城记》

  摘要

风格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形与神的结合。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要用另一种语言传译出原作的意境,以便使译作的读者如原作读者般在阅读过程中被激励、被感染,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译者须"复制"出原作作者的创作过程,并以接近原文风格的文学语言传译其内容和形式。毕竟,文学翻译的主要任务在于忠实地切近原文的风格特征从而达到神似。 风格是原作思想的显现。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而这些因素都会从作品当中作者的选词用句,语言形式和深层结构体现出来。而文体学是联结起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一门中间学科。本文中所讲到的风格形式标记主要是指那些在文学作品中造成突出效果的偏离常规的语法特征和修辞手法。鉴于此,本文作者主要从偏离常规的角度来定位和分析风格的形式标记。 然而,传统的风格翻译理论往往太过于印象化而鲜有触及本质。结果不同的译者和翻译评论家对某一特定的译作的得失评价持有不同的标准。对于风格的评论也多有主观、抽象、模糊和印象化之嫌。这种传统理论的不足就在于它非但不能帮助译者提高自己对于原作者文字效果的感知,还会强加给译者很多笼统的规范。它也远无法回答诸如"到底为什么甲译本比乙译本好" 和"怎样成功地再现原作风格"这样的问题。 因此,译界急需科学系统的风格翻译方法。鉴于此,本文作者阐释了风格分析和传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挑选了狄更斯的杰作《双城记》的两个汉译本作为个案分析。通过对所选译本在风格传译方面的得失评价,笔者试图证明风格是部分程度上可译的,而有效的风格研究不但可以增强译者对原作风格的把握,还能帮助他恰当地传译。这里所说的风格可译是指的绝大部分的风格形式标记是可译的。这一点在语言之间的互译中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本文主要从词汇标记、句法标记和修辞标记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包括四章。第一章是引论部分,提出了风格和文体学的相关定义和范畴并重点介绍了规范和偏离理论,为后文的个案研究作了理论基础的准备。第二章阐述了风格传译的相关理论,包括翻译的原则以及分析和传译风格标记的方法等。第三章是对于两个中译本在风格传译方面的个案研究的部分。通过对于选词、句法和修辞三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详述了风格传译的实际应用。第四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