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声画合一

【答案】声画合一是指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结合形式。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声画合一有两种形式:①画内声画合一。这一形式主要表现为画面物象及其声音的合一。②画外声画合一。这一形式适合于报道内容严肃、节奏缓慢的新闻。

2. 突发新闻

:突发新闻,是指新闻在发生之前无预示迹象,临时突然发生,时间极为紧迫或稍纵即逝的新闻,诸如各种天灾人祸都属此列。有的文论将突发新闻称为动态新闻。国外的电视新闻界对于动态新闻最为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认为这类新闻是最能发挥记者智慧、展示电视传播实力、扩大影响的新闻。

【答案】

3. 深度报道

【答案】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五个W 和一个H' ,等新闻要素作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不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和预测,达到“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来”的传播目的。深度报道的“深度,,,是一种全方位的,蕴涵着事与理的思辨“深度”,绝非是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分析和解释。深度报道这一体裁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报业与电子新闻业的抗衡中交替运用而产生的,深度报道进入电视新闻后,同样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4. 预知新闻

【答案】预知新闻是指媒体事先知晓而去采集的新闻,如各种记者招待会、剪彩揭幕、各种会议等。这类新闻可以是沟通受众与政府(或新闻事发单位)的“桥梁”,也可以是某些机构对新闻媒介的利用。处理不慎,这类新闻往往变为人情新闻,表现出浓重的公共关系的影子和明显的灌输目的,这都是最易引起受众反感,影响传播效益的因素。

5. 电视新闻连续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这类报道中的各个独立报道因素联结紧密,常常互为因果关系。由于它所具有的连续性,使报道内容更能突出事件实质,形成舆论力量,引起广泛关注。连续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保证报道深度的重要形式之一。电视新闻“连续报道”的特点包括:①报道连续、

及时,吸引力大; ②报道连续紧凑,报道与分析相间,舆论力量集中,震}h}力强; ③报道的事件因果连续,从多角度综合事因,信息量大,事件本质易于突出。

二、简答题

6.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要点有哪些?

【答案】电视新闻时间限制所带来的画面叙述不完整这一传播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还有有别于影视剧的组接规律,主要体现在:

(1)不必拘泥于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电视新闻时间短,画面个数有限,不可过多地考虑“过渡”镜头的使用,单个画面信息含量是否饱和,是传者和受者所关心的。在己有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同一景别的镜头相接、两级镜头相接的现象普遍存在。

(2)强化细节、充实画面的信息含量,给观众更多可看的内容和想象的空问。电视新闻靠细节对人、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诸多特点,充实圆面内涵。在编辑时,要有单位时间(长度)中的“细节数量观”,比如限定在一分钟之内一定要有多少个可看画面,通过数量的控制,达到质量的完美。

(3)强化固定镜头意识,少用运动镜头。电视镜头一般分为两类: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包括远、中、近、特,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升、降、甩、跟。电视新闻中镜头的作用在于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观众传播有关的新闻信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生动具体地证实新闻的可信性。因此,镜头语言应该准确到位,简练、清晰,在消息类电视新闻报道中,受传播符号特性、时间长度的限制,就需要多用固定镜头,少用运动镜头。

(4)运用好同期声,力求真实、生动、精确。同期声作为同步记录下的现场声音,有助于直接、客观、准确、生动地反映事件原貌,增加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能够渲染气氛、点染画面内容,使新闻更具真情实感。因此电视新闻的同期声编辑也非常重要。编辑时应注意:同期声只是一种点缀,不是所有的同期声都是必需的; 同期声应忌冗长与杂乱; 淡化记者的“上镜”意识,删除记者的提问过程,只将被采访者的同期声编入播出稿,可有效压缩单条新闻所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传播质量。

(5)不用资料镜头,保证时空真实。电视新闻是否失实,镜头的“此时此地”时空元素是重要检验标准。电视新闻失实,多表现在时空元素的挪位,摆拍导演是时空挪位失实,过时资料同样是时空挪位失实,_者失实本质无异。

7. 记者应当怎样努力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从而搞好新闻采访工作?

【答案】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是我国新闻报道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条件之

一。新闻报道者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要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着手,培养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半,才能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精髓,指导自己做好新闻采访的工作。

(1)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制定理论、纲领、方针、政策的基础。新闻报道者学好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够更深刻的领会党的各项理论、纲领、路线、力一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准国家法规政策的尺度,掌握住大方向。

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新闻报道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新闻采访,就能够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客观实际,不会偏离新闻采访的准则和要求。

(2)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

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有利于新闻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区别主要新闻线索和次要新闻线索,区别某条新闻在全局意义与局部意义之间的地位,甄选出新闻价值大的新闻题材。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具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点,新闻报道者要不断地学习、了解,注意研究政策变化给全局带来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全局中,采访到与之相符的新闻事实,使新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3)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在实践中提高采访水平。

新闻报道者要解决好新闻采访与法规政策的关系,把握好政策方向,必须深入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各阶层群众关心于}一么,需要子}一么,希望于}一么,喜爱子}一么,憎恨子}一么。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摸准人民群众的需求,找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平凡中发现闪光,平淡中看到神奇,一般中找到特殊,以小见大,发现新闻线索,采访到具有最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报道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夕、“焦点’夕、“难点”、好新闻。

党和国家的新闻法规政策,为新闻报道者提供了广阔的采访天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同时又要求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注意用新闻法规政策约束自己,指导自己。新闻采访与新闻法规政策有张有弛的关系,使二者能够有机地结合,新闻报道者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8. 简要回答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镜头运动的类别及各自作用。

【答案】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镜头运动的类别及其作用具体如下:

(1)摇镜头

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对拍摄对象进行左右或上下的摇动拍摄,简称“摇摄”或“摇”。摇镜头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产生巡视环境、展示规模的视觉效果。

(2)甩镜头

这是指速度极快的摇摄镜头,又称“闪摇”、“甩”。甩这一技巧用在表示内容的突然过渡和同一时问内在不同场景所发生的并列情景; 这一技巧还用来代替人物主观线条,表不晕眩效果。

(3)跟镜头

摄像机跟随运动对象,连续拍摄某运动过程及周围环境,简称“跟”。使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画面的位置基本不变,而环境不断变换,可突出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