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综合能力考试之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续型随机变量

【答案】连续型随机变量:变量可以在某个区间内取任一实数即变量的取值可以是连续的。

2. 描述统计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概括事物的某方面属性,其本质上是为由局部(或样本)信息推断全局(或总体)服务的。

3. 参数检验

【答案】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形式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进行推断的方法。

二、简答题

4. 如何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 试简述其一般步骤。

【答案】(1)由标准正态分布特性可知,标准正态曲线下某个Z 分数范围确定的区域面积等于随机变量(Z 分数)相应取值的概率。可通过两类假设、小概率事件原理和两类错误以及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来对假设检验的原理进行理解。

(2)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问题信息和检验目的写出两种假设

号表示,也可以用语言描述(非参数检验中)。

②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U (如Z 、t 、③根据样本值计算统计量U 的值u 。

④据显著性水平和U 的概率分布,查表找出拒绝域和接受域的临界值,注意在双侧检验时要查

接受

;单侧检验时只需查一侧U 。即可。 (某些分布中两临界值互为相反数)

单侧检验中

则若

都拒绝

则若Z>1.64或Z<-1.64,

否定零假设,认为差

拒绝

例如,上述的正态u 检验中,

⑤统计决策,

双侧检验中若

否则接受

则否定零假设,认为差异显著;若改成双侧检验,差异量,使用双侧检验更不容易得到显著结论。

5. 各种非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及其评价。

【答案】非实验设计一般包括:

第 2 页,共 33 页

通常可以先写出

再写出可以用符

F 等),参数检验要求U 必须有精确分布并包含被

检验总体参数,且无未知量;非参数检验未必有精确分布,但都有类似的统计检验表。

异显著。注意到,由于单、双侧检验中两端分配概率不同,双侧检验中的临界值更极端,同样的

(1)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①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的模式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为: X O

X 是研究者施加的实验处理或者某种因素,O 是在施加实验处理后所测量到的结果,以评定该组接受处理后的效果。

②单组后测设计的评价

a. 优点:研究程序操作简单,为后续的真实验设计提供研究方向。

b. 缺点:缺乏对照组,除了实施的实验处理外,不能排除历史、成熟、选择等无关因素对后测成绩的影响,因此很难对后测结果进行解释,也就无法推断实验结果O 和实验处理X 之间的因果关系。

(2)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①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本实验模式为:

在被试接受实验处理X 之前,先对有关的变量进行一次前测在实验处理之后,再对有关的变量进行后测

②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

a. 采用参数检验中的相关样本t 检验或z 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b. 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符号秩次检验。 c. 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符号检验。 ③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的评价

a. 优点:可以在实验处理前提供有关被试的基线信息和其他有关的信息;研究者可以得到同一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明显地观测到实验处理的效果。

b. 局限:由于没有控制组的比较,不容易控制历史、成熟以及统计回归等问题,难以判断前测后测的差异是由于实验处理引起的,还是实验处理以外的成熟、历史等因素引起的。

(3)固定组比较设计

①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如下:

虚线表示两组均为没有经过随机化分配所形成的固定组。虚线上面的为实验组,为控制组的观测成绩。

②固定组比较设计的数据分析

a. 独立样本£检验,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b. 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曼-惠特尼U 检验法; c. 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中位数检验法;

第 3 页,共 33 页

然后施加实验处理X 的影响,

表示研究

通过操纵实验处理(X )后的后测成绩。虚线下面的为控制组,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实验处理,

d. 使用检验。

③固定组比较设计的评价

a.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实验内部效度,并对历史、成熟等因素进行控制。

b. 局限:由于不能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导致实验前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可能不是等组,因而不能对两个固定组在实验前的差异进行估价,从而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

(4)事后回溯设计

①事后回溯设计的基本模式如下:

是研究者无法操纵或改变的自变量,O 是研究者观测的结果。研究者通过

两种类型,即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

②统计方法

a. 相关研究设计可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点二列相关或斯皮尔曼等级相关进行统计。 b. 准则组设计可采用参数检验中的独立样本t 检验或方差分析,也可以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曼-惠特尼U 检验法和中位数检验法。

③事后回溯设计的评价

a. 优点:事后回溯设计比实验设计具有较少的人为干预,因而更接近自然条件,比实验设计经济,节省人力和物力。

b. 缺点:研究者不能随机分配被试和操作自变量。

6. 试以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答案】(1)科学研究的特征

a. 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b. 设计研究的方案;①系统性。科学研究是系统地进行研究,体现在:c. 收集资料;d. 整理和分析资料;e. 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说。

②重复性。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重复的,即不同研究者运用同样或类似的程序和方法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

③证伪性。任何科学规律和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逾越其适用范围,科学结论就会变成谬误。

④开放性,主要表现在:a. 多视角;b. 公开性;c. 可争辩性;d. 科学研究无禁区。 (2)心理学研究

巴甫洛夫进行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研究就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特征,巴甫洛夫先是观察到生活中狗分泌唾液的现象,继而查阅资料,提出假设,之后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出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此后,华生在他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小艾尔伯格的实验,证明恐惧情绪后天习得的结论,也间接证明了巴甫洛夫实验是可证伪的和开放性的。

来推论变

量间的关系。事后回溯设计从已经发生并存在差异的被试开始,追溯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 4 页,共 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