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04心理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境

【答案】心境(mood )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一般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小时,但一种心境可以持续多个小时,甚至很多天。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愉快、喜悦的心情仍影响着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它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的心境跟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心境还表现出周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2. 隐蔽观察者

【答案】隐蔽观察者是由希尔加德(1992)提出,是指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下存在着的较为真实的意识。希尔加德将催眠时被掩盖的真实的意识叫做隐蔽的观察者,指在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并不因催眠师的暗示而完全失去自己。

他认为,催眠后人的意识分离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意识层面是,受试者接受暗示之后所意识到的一切新经验,其性质可能是失实的,扭曲的; 第二个意识层面是,催眠当时隐藏在第一个层面之后,小为受试者所意识到的经验。但它是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产生的,是比较真实的。由于催眠时受到暗示的影响,第二层意识被第一层所掩盖,致使受试者不能经由口语陈述出来。

3.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答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指不对咨询者的行为做任何评价,但要真诚投入感情与其交流,给予来访者以积极的关注,使其能自由发掘他的全部概念和经验,从而形成一致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在他的自我理论中提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认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对爱,尊重,同情和关怀这一类情感的需要,称为积极关注的需要。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只有在个体做出社会赞许行为时,人们才会关注他,其关注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这种关注被称为有条件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这种有条件关注使人们被迫否定自己对经验的体验而迎合他人的标准,造成自我和经验间的分歧,最终可能导致顺应不良。所以在他的心理治疗中,主张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4. 突触

【答案】突触指在神经元结构中,一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神经递质在中间释放和传递。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

一个神经兀传递到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 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

5. 心理

【答案】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与物质相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具有不同程度觉知的各种心理现象。人类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一般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物作用十人(主要是人脑),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认识、情感或意志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的。

6. 婴儿的分离焦虑

【答案】婴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种分离焦虑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英国学者鲍尔比1973年研究认为,婴儿的分离焦虑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与亲人分开后,婴儿非常不安、悲伤,竭力想回到亲人身边,有大哭、四肢乱动等动作。

(2)失望阶段。婴儿感到无法招回亲人,反抗行为减少,表情迟钝,动作减少。

(3)超脱阶段。此时婴儿会接受别人的照料,能比较正常地活动,但当母亲或其他亲人来看他时又会表现出不安、哭闹。

7.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答案】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卡特尔提出的智力的一种分类。他认为,一般智力或g 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晶体智力指己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 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智力一部分是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经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其他生物学方面的能力一样,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项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 而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8. 耶克斯一多德逊定律

【答案】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指耶克斯和多德逊通过研究发现的关于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换言之,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研究发现,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可描绘成倒U 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工作或学习积极性,而过强的动机可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因而引起工作或学习效率的降低。

9.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是指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如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到-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不同细胞静息电位不同。

10.神经回路

【答案】神经回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而构成的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是一种脑的信息处理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除一对一以外,还有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等。这种形式使神经元活动能引起更多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11.基本情绪

【答案】基本情绪(basicemotion )或初级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并且具有特定的生理模式和相应的表情。在任何地方,悲伤都与丧失的知觉相关,恐惧都与受到惊吓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知觉相关,生气都与侮辱或不公平的知觉相关。与基本情绪相对的是复合情绪或次级情绪,它包括情绪的各种变化及混合情绪,随着个体认知的成熟而逐渐发展,并随着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克雷奇把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看作四种基本情绪; 谢弗等学者认为情绪有六种基本类别,它们分别是爱、喜悦、惊奇、愤怒、悲伤和恐惧。孟昭兰认为人类婴儿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

12.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信息加工策略,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与复述策略相比,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学习者对材料加工得越细致、越深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牢固。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记忆的精细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谐音字法、意义识记。另一类加深理解的精细加工策略:提要法、划线、记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