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935欧美文学史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从《魔山》看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创作对现代主义方法的吸取。

【答案】(1)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

托马斯•曼的《魔山》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我们在《魔山》中看到后期资产阶级社会的象征。《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资产阶级腐朽没落问题,不但在这里以新的生活形态重复出现,而且场景有所扩展……在山庄疗养院的狭小天地里,我们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人物,既有许多德国人和俄国人,又有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其他欧洲人,他们优哉游哉,无所事事,在作者心目中,这批人无疑是同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这个圈子里的人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配偶,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没有政治的和经济的生活现实。总之,这个培养疾病的豪华大饭店里,住的全是那些不从事生产劳动的社会阶层的人。

(2)以波澜壮阔的场景,细腻的分析,精辟的哲理,反映一战前夕欧洲的风云变幻

在《魔山》中,在叙述方面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但它逐渐越出现实主义范围,用象征手法推动和提高它,使我们有可能透过它看到精神领域和思想领域。《魔山》以其波澜壮阔的场景,磅礴的气势,细腻的心理分析,精辟的哲理,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不愧是一部划时代的交响乐性质的杰作。它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在现代德国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2. 《第二十二条军规》等作品中的“幽默”为什么是“黑色”的?

【答案】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达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有自由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和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不相称的反应、残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整部小说充满作家特有的机智和幽默,但也让人感到心酸和恐惧,被看做是黑色幽默的代表性作品,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经典名作。

(1)小说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画式的嘲讽

《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驻扎在地中海某海岛的美国空军飞行大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主人公尤索林上尉出于求生本能,渴望完成飞行任务后回家,但是被长官人已解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却使他非常失望。小说中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辛辣地讽刺了美军方的官僚和愚昧。小说在写法上摒弃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没有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但透过这一片喧闹、粗野、疯狂、杂乱的氛围,从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画式的嘲讽中,可以认识到一个严肃的主题:在美国的现实

世界里,到处都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处都存在着让人啼笑皆非的专横和残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无法摆脱的荒谬。“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无法逃避的恶毒逻辑规则的代名词,走入了人们的交际语言。

(2)小说的幽默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笑,而读后又掩卷沉思

《第二十二条军规》自始至终表现了一种很强的幽默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笑出声来,但读后又掩卷沉思。整体上看作品的幽默是围绕“第二十二条军规”来展开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充满了幽默。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军规,它就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圈套。在尤索林希望通过申请停止飞行时,第二十二条军规让他根本无法申请,因为他假如申请了,就说明他头脑清醒,他就应该再上战场。但是如果他不害怕飞行,又说明他神经有问题,因为他面临危险时不知道害怕是精神失常的表现。只有深深懂得幽默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幽默,这样的幽默实际上是一种尖锐的讽刺。

3. 论述荷马史诗的英雄主义和艺术魅力。

【答案】荷马史诗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笔墨集中于众英雄齐心协力冲破万难攻下特洛伊城的经过,歌颂了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

《奥德赛》集中叙述了特洛伊战争后,主人公奥德修斯还乡途中10年漂流的经历以及他家中发生的故事。

(1)荷马史诗的英雄主义

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因为它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表现出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思想。

①对战争的描写

描写英雄必须描写战争,因为战争场面为英雄们提供了一展雄姿的天地,而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本身也体现了作者对英雄理想的追寻与歌颂。如《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作者以恢弘的彩笔气势磅礴地描绘了古战场的人喊马嘶、群雄争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这一幕幕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战争场面,本身就是展现英雄雄姿的诗篇。英雄们把血腥的战争当作展现其英雄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大规模地杀伤对方来显示自己超人的武艺,胆魄与智慧。

②对英雄形象的细致刻画

作为一部古希腊社会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形成的作品,荷马史诗用十分细致的笔调刻画英雄形象,突出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塑造的大部分英雄人物身上既洋溢着氏族英雄的气概又显现着早期奴隶主的意识。

《伊利亚特》中的阿基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挡,他因好友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但他因个人利益蒙受损失而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显示

出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是一个英勇顽强、战斗不息且智慧过人的英雄,同时他也是荷马史诗中奴隶主特征最明显的一个英雄。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历尽磨难仍一心想要返回家乡;他对爱情专一,抵制住种种诱惑并最终回到妻子身边;他关心下属,同情奴隶。但同时,他也有虚伪狡诈的一面,对待不忠的家奴的手段极其残忍。

荷马史诗对英雄人物形象的刻画极其细致,它在竭力渲染各个英雄人物高贵品质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甚至还会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使得英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真实。

(1)荷马史诗的艺术魅力

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的整体格局

《荷马史诗》按照戏剧的原则围绕一个主题,聚焦于一个整一的行动来安排情节,有开端、发展和结局,呈现了叙事的整一性,具有中心突出、结构统一、主题鲜明的整体性。《伊利亚特》只选取了10年战争中的最后一小段时间展开描写,表达了英雄主义的主题;《奥德赛》虽然采用“双线发展”,但是故事的焦点一直对准着奥德修斯的回归,并详细地描写了最后5天的情况,赞扬了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情节结构构思精巧,叙述方式富于变化

两部史诗都涉及了10年时间所发生的事,而荷马采取戏剧式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某一段时间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情节和丰富的生活画面浓缩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既展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也突出了中心人物或主题。《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线索,将情节高度浓缩在战争最后1年的51天,尤其是最后4天的战况;《奥德修纪》截取奥德修斯10年历险中最后40天的情况,利用奥德修斯回家、其子离家寻父两条线索交替展开,在倒叙和顺叙中变化。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全诗的情节引人入胜,极富于戏剧性。

③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英雄形象

荷马擅长人物刻画,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如阿伽门农的刚愎自用,阿基琉斯英勇善战,奥德修斯的足智多谋,赫克托耳的诲人不倦等。而且,其所刻画的人物性格通常具有复合和层次分明的特点。如阿伽门农还有富贵豪强的一面,并勇于自责;阿基琉斯任性倨傲,不顾全大局等。

④叙述语言自然质朴、明晰轻快又不失沉稳与庄严

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作者也采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技巧,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这些艺术手法的使用,使全诗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洋溢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气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又极富表现力,如用长老们看到海伦时惊讶的表情和交头接耳的动作来烘托其惊人的姿色。同时,使用固定修饰语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捷足的阿基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重复套语的使用更体现了作品源于口头艺术的特色,有利于加深印象和形成节奏感。

⑤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合

荷马史诗一方面描写战争、漂流等人间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融合了神话故事、天堂地狱场景,获得了神奇瑰丽的艺术表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