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935欧美文学史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儿童的童话”,也是“成人的童话”?
【答案】汉斯•克利斯田•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写过诗歌、戏剧和小说,但最有成就的是童话。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儿童的童话”,也是“成人的童话”,表现为“儿童性”与“成人性”的结合。
(1)“儿童性”表现在游戏性
安徒生童话对于孩子有着永恒的吸引力。它的“儿童性”首先表现在游戏性上。在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中,不难发现处处都有这喜剧性嘲弄的存在,进而体现出强烈的游戏性。如《衬衫领子》里,一个世界上最好的衬衫领子把穿着它的绅士和绅士拥有的一个脱靴器和一把梳子都当作自己财产,并以此为资本向袜带小姐、熨斗太太、剪刀夫人和梳子姑娘求婚,最后只是成为烂布被制成白纸。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的作品中极少为游戏而游戏,尽管这样的作品也还是有的,如《豌豆上的公主》、《打火匣》、《飞箱》等等,但多集中在其创作前期,吸收民间童话中故事性、娱乐性的成分更重。其中后期的作品,游戏性中普遍含有更深刻的意义,但这种深刻含义不影响游戏性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2)“儿童性”体现在儿童崇拜
儿童崇拜也是安徒生童话“儿童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安徒生作品中的儿童性属于对孩子本性的崇拜,和对其社会地位的注目。他对真、善、美的歌颂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儿童传达的。《小意达的花》里,有孩子对花儿生命的珍视;《皇帝的新装》里,有存留于虚伪成人世界中纯真的童言;《没有画的画册》里,有孩子给予动物的情感;《安琪儿》里,有生病死去的孩子与野花的相守与感恩。这种儿童崇拜可以理解为源于他自身的“儿童态”。他对人际关系的体会,对爱情的感悟,甚至对自己拥有某种天才才能坚定不移的确信无不显示出十分天真幼稚的状态。这种“儿童态”是安徒生成为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非常重要的因素。
(3)“成人性”表现在从传统民间童话“叙述为主”向“描写为主”的转变
正像安徒生自己所说,他写童话是没有忘记成年人的。这种有意识的“成人性”的导入,首先表现在从传统民间童话的“叙述为主”向“描写为主”的转变。叙述是动态的,包含的是时间的概念。而描写是静态的,包含的是空间的概念。对于孩子来说,相对更喜欢也更适合于叙述性文本,这与童话故事与小说这两种体裁的作品较散文与诗歌更能吸引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是一样的。民间童话里描写、铺陈的句子很少,故事总是紧凑而密集的展开。而在安徒生童话里,时间似乎停滞了,作者为人称道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才能和诗人的气质尽情伸展在童话中。
(4)“成人性”表现在对现实问题的探讨
安徒生童话“成人性”另一表现是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作者温暖的人道主义思想正是表现在借用童话这种形式,提出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例如《老懈树的梦》、《冰姑娘》书写生命与死亡;《夜莺》展示真与假;《开门的钥匙》、《皇帝的新装》使人明白虚伪为何物;《园丁和主人》暗含了作者对文体变革的态度;《海的女儿》、《坚定的锡兵》、《柳树下的梦》、《单身汉的睡帽》里有各类的爱情;《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是对阶级压迫的揭露;《一枚银毫》探讨价值;《最后的珠子》解释悲伤对人生的意义;《一点成绩》里表达了对无良评论家的揶揄;《癞蛤蟆》赞扬坚韧的人性。安徒生还用童话的形式写成人故事,与他用童话形式写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一一散文、故事和游记式的中篇小说是一样的。如《两兄弟》,《古教堂的钟》和《新世纪的女神》等等,前者歌颂出身寒微而对人类进步有贡献的人,后者歌颂新的世界。
2. 从《高老头》看《人间喜剧》的总体特征。
【答案】1834年发表的《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方面,在体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1)《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个高攀贵族,跳进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多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这是一对典型的资产阶级荡妇。她们出嫁的时候,每人得到80万法郎的陪嫁,所以对高老头极尽奉承体贴之能事。但是,不久高老头就被撵出了女儿家的大门,在伏盖公寓里过着穷酸的生活。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死前想见女儿,哭天喊地,但也枉然,这才使他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的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父亲轴心”无情地被“金钱轴心”代替了。女儿们“为了参加跳舞会,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一个囊空如洗的父亲无异于一个被榨干的柠檬,对于骄奢淫逸的女儿还有什么意义呢?
(2)《高老头》还多方面地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累累罪恶
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培养肮脏灵魂的大温床。无论在“上流社会”还是在下层公寓,极端利己主义的冰水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金钱像一只巨掌,牵着无数木偶,在社会舞台上各尽其能地进行着丑恶的表演。因觊觎高里奥的财产,伏盖太太竞乔装打扮,媚态百出;由于贪图3000法郎收入,米旭诺和波阿莱成了官方的密探,对伏脱冷暗下毒手;为了获得20万法郎,伏脱冷巧设陷阱,杀害了泰伊番的独子;纽沁根大耍无赖手段,鲸吞妻子的全部钱财;拉斯蒂涅则以他眼前的“英雄”们为榜样,亦步亦趋,在社会这个大泥坑里越陷越深,明知“入了地狱”,还决心要“跳下去“拼一拼”。《高老头》里百丑献技,群魔乱舞,演出了触目惊心的场面,散发着令人室息的铜臭味。
3. 请论述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成就。
【答案】(1)拥护王权,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法国是
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为了牢牢掌握统治权,要求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奉公守法,也要求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古典主义作家在作品中肯定封建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首要作用,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一。他们经常在作品中颂扬英明君主;宣传公民义务,提倡自我克制。他们尊重宫廷艺术趣味,大多轻视民间文学,只有少数进步作家才在作品中谴责专制暴政和黑暗的封建统治,并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
(2)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最高标准
古典主义理性的基本内容,是反对文艺复兴时期因反禁欲主义而出现的纵欲倾向,要求作品的主人公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拥护中央王权,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但他们所说的国家,只是指君主的国家。古典主义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都是意志坚强、善于用理性来克制感情的英雄,反面人物则常是丧失理性的极端放纵者。这种泾渭分明的形象使作品具有惩恶扬善的意义。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使作家们注意了人物心理的分析,却不着重抒写人物富于个性特征的思想、情绪与感受,使人物性格具有单一性和普遍性而缺少个性。
(3)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重视格律
近代西欧年轻的民族国家,文化根底浅薄,为了建树自己的古典主义文学,只能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楷模。古典主义作家常常把自己在创作中的成就归功于古代作家的启示,力图从古代作品中找出某些写作的规律和规贝L 甚至有些则是为了当前的需要而托名古典的。例如最著名的“三一律”就是源于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的不正确理解而编制出来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要求戏剧创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即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一昼夜内。
(4)重视艺术形式完美
如要求戏剧结构谨严单一,文学语言准确明晰等。对文学体裁作等级划分并制定了各种体裁应当遵循的原则,如悲剧属于高级体裁,应从古代取材,写王公贵族,用亚历山大诗体,严格遵守三一律等。
4. 从左拉的创作看自然主义的贡献。
【答案】左拉从186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自然主义创作理论,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从事文学创作,按生物学定律描写人,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他强调深入体察社会,大量掌握生活素材,所遵循的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1)《黛莱丝•拉甘》和《玛德兰•费拉》对自然主义的实践
《黛莱丝•拉甘》和《玛德兰•费拉》反应了左拉把其自然主义用于创作实践的努力。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生理主义”的观点。《黛莱丝•拉甘》描写一个女人和她的情夫在肉欲的驱使下合谋杀死了女人的丈夫,后来又感到懊悔,并发展成为彼此仇恨,以至精神失常,最后自杀。长篇小说《玛德兰•费拉》里也充满着病态的爱情心理分析。《黛莱丝•拉甘》和《玛德兰•费拉》这两部小说,是左拉所创作的自然主义成分最明显的作品。
(2)左拉具有实践自然主义和抱负的巨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