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808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计划评审法

【答案】计划评审法是指运用网络技术编制、协调和控制计划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英文简称PERT 。计划评审法由美国海军部特殊计划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汉密尔顿管理顾问公司在1957年共同发展而成。基本原理是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把组成这一系统的各项作业按其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运用网络形式统一筹划,区别轻重缓急进行组织和协调,以期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整个系统的预定目标,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计划评审法适用于大型工程和复杂行政计划的设计安排。

2. 成本函数

【答案】成本函数是指反映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小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量之问相互关系的函数,表示为C=C(P ,X )。其中C 表示成本,X 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P 则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成本函数可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对成本函数而言,当产出一定、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成本可以达到一个最小值。在实践中,当产出及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可根据成本函数计算出效率和无效率。成本函数测定的是总效率值。

3. 税收的无偿性

【答案】税收的无偿性是指税收具有国家征税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的特征。税收的无偿性是以强制性为条件的。这种无偿性是就具体的征税过程来说的,表现为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并不存在对纳税人的偿还问题。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不具有偿还性或返还性。但若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问题,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的补偿,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特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当然,就某一具体的纳税人来说,他所缴纳的税款与他从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利益并不一定是对称的。

4. 七环节理论

【答案】七环节理论是指分析公共行政研究对象的理论,由卢瑟·古立克和林达尔·厄威克在合编的《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中提出。这一理论认为行政管理的七环节可以概括为:计划(Planning 、组织(Organizing )、人事(Staffing )、指挥(Directing )、协调(Coordinating )、报告(Reporting )、预算CBudgeting ),并为此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POSDCORBo

5. 弗雷德里克森

【答案】弗雷德里克森是美国新公共行政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该书是一主要阐述公共行政学的重要著作。他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

①关注社会正义。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社会正义”是除了效率和经济之外的公共行政学的第三个规范性支柱,促使“社会公平成为公共行政的精神”。

②强调政府的公共性质。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坚持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性质,通过行政组织重构来实现政府的公共目的。

6. 行政决策体制

【答案】行政决策体制是指关于行政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职权关系的制度,是指行政决策的各个子系统,即决策枢纽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的组成、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科学化的行政决策离不开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同时,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也为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制度化机制。在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除了行政决策的枢纽系统外,还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特别是咨询系统,实际上为行政权力集团以外的人员参与行政决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化途径。

7.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答案】行政决策信息系统是指行政机关的信息处理成员与电子计算机及其他传输工具组成的一个人一机系统。信息系统的类型。按信息的传输方式可分为:

①纵向传输信息系统;

②横向传输信息系统;

③综合传输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

①收集、处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②提供制定方案的依据;

③帮助进行方案比较和选优;

④控制决策实施和计划执行的最佳状态。

8. 社会保障法案

【答案】社会保障法案是指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旨在保障个人最低生活水准的法案。以《社会保障法案》为标志,配合以新的税收、信贷、保险等政策,美国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得以确立。社会保障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责而非施舍。1936年,美国开始正式使用社会保障账号。1937年,建立了低收入者公共住房制度,同时正式开始发放(一次性)社会保障福利。1939年,首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案》,正式建立了社会保障的老年、遗属保险计划,并放宽了计划范围,使之包括了被抚养者和遗属福利。1940年1月1日,联邦OAS 工信托基金正式成立,同月31日,社会保险福

利开始按月发放。

9. 美国精神

【答案】美国精神是指冒险、张扬个性与务实相结合,逐利与勤奋、节俭相结合的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精神。美国精神是与西部大开发,尤其是“淘金潮”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这一精神不仅在淘金时代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促成了美利坚的繁荣和勃兴,使其成为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国家。

10.帕金森定律

【答案】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该定律是由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于1957年在《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

帕金森在组织机构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无关,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他认为,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十条定律:①冗员增加原理; ②中间派决定; ③“鸡毛蒜皮定律”; ④无效率系数; ⑤人事遴选庸才; ⑥办公场所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成反比; ⑦“鸡尾酒会公式”; ⑧嫉妒症; ⑨财不露白:⑩退休混乱。

二、简述题

11.简述混合扫描决策模型的内容。

【答案】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又称综视决策模型,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阿米泰·埃特奥尼首先提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是理性决策模型,还是渐进模型都不尽完善,有些决策可能同时兼用以上两种模型,这就是所谓的混合扫描。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论认为,渐进主义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短期目标上,只考虑改变现行政策的某些方面,因而往往忽视了基本的社会变革。例如,像宣战这类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决策,渐进主义者就无能为力了。其实,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带根本性的决策是决策者所必须考虑的,虽然这类决策在数量上有限,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类带根本性的决策往往为无数的渐进决策提供了背景。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力图克服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两者的缺点,并吸收两者的优点,既要考虑带根本性的决策,又要考虑渐进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方法,它要求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一开始就系统地、及时地考虑自己的决策范围,将决策区分为基本的决策和非基本的决策。对于基本的决策,必须加以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决策; 对于非基本的决策,则可考虑采用渐进方型进行决策。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既考虑犷决策中的理性因素,主张在决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