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皮亚杰说“青年期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冲动,虽然往往为人们所描述,但是他们总是没有理解到这些冲动是由思维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试述前青年期(11、12岁〜14、15岁,也叫少年期)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青年前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
(1)青年前期个体思维形式发生的变化
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个体在问题情境面前,采取新颖、独特的对策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少保守性,常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这与他们求异思维的迅速发展有关;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青少年思维批判性的增长表现在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要进行审查,并对此持怀疑和批判态度;还表现在开始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也表现在热衷于探讨那些星辰运转、生命起源等宏观问题,表现出一种不愿盲目生活的人生态度。
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具体表现为:狂热的明星崇拜;分析问题常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在思想上缺乏严谨性及全面性,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虽有新意,但不准确。青少年思维的表面性表现在,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尤其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价往往失之表面化。
③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青少年虽然早已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由于这个年龄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过于高涨,他们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如下:青少年在心理上制造出一些“假想的观众”;在青少年的心里也有个“虚构的自我”,常常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在分析和评价事物时也带有主观色彩。
(2)青年期个体思维形式发生的变化对其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少年期的这些思维变化特征对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比如,他们表现出来的反抗行为,对问题认识的固执、偏见直接影响到个性的形成,影响到他们和父母、教师、同伴等的关系,也制约他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判断。同时,这种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2.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宄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宄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察本研宄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
表1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设计二
表3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答案】(1)实验设计一为
实验设计二为
12人。 被试间设计,被试为24人。 混合设计,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被试为
(2)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结果,能得出如下结论:
①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成绩显著高于讲授式;
②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③教学方法和学生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
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相同。
(3)比较说明
①比较而言,被试间设计的方案能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
②虽然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较少,且混合设计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能更好地控制来自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当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时,则被试内实验设计无法适用。本实验如果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则会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因此,包含被试内设计在内的混合设计不能回答该研宄所探讨的问题,选择被试间设计更佳。
3. 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及其影响提示人们要注意什么样的根本问题?
【答案】(1)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①遗传因素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种现象就是遗传。遗传通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