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具体体现在哪些思维形式上?

【答案】(1)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少年期

个体的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因此,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②青年早期

个体的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期。到高中二年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因此,逻辑思维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点。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较为稳定而匀速,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在此阶段,其形式逻辑思维获得了相当完善的发展,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低于形式逻辑思维,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使得青少年的思维水平更高、更成熟、更完善。

(2)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种思维形式上

①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包括:

a. 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b.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形式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辩证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在高中生的思维过程中,抽象与具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②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増长,青少年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地反思,即青少年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逐渐明显化。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③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如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等。

2. 儿童的体格发展有哪些规律?

【答案】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①头尾规律: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 出生时为身长的1/4, 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1/8。这种发育规律称之为头尾发展规律。

②近侧发展律:在婴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③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连续过程,儿童的生长发育时刻在进行着,但是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各器官组织生长快慢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脑细胞的发育主要是在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6岁以后甚至一生,脑细胞仍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只是其发育的速度减慢。出生后体重和身高有两个突增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其他时期仍有增加,只是速度较慢。

(3)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儿童期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和同一情况进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特别是3岁以前。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10年左右便发育成熟。个体的淋巴系统到12岁左右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随后淋巴组织开始缩小,所以,在儿童12岁时可以触及其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8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异常情况。

(4)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长发育速度呈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的高峰,第一次在胎儿期,第二次在青春初期。

(5)个体的差异性

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如遗传、环境、营养、教养、性别等的影响,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

3.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随着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儿童对父母,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

方面: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4. 图A 、B 、C 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

【答案】(1)该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健忘症被试与控制组被试在自由回忆(外显记忆)和词汇

;或者健忘症被试是否保留有内隐记忆。 辨认(内隐记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实验性分离)